文章检索

Article retrieval

过刊浏览下载排名浏览排名


研究论著

  • 兔脑缺氧对脑阻抗影响的实验研究

    吴剑威;史学涛;董秀珍;

    目的:研究家兔脑缺氧时脑阻抗的定性变化,并优选最佳的电阻抗测量频率特性。方法:采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电子工程教研室研制的阻抗监护仪,将激励电流的幅度设为1.25mA,频率分别设为1、5、10、50、100和150kHz,对兔短时缺氧和恢复供氧过程的脑部电阻抗变化过程进行监测。结果:兔脑短时缺氧过程中,脑阻抗明显升高,恢复供氧后,阻抗恢复初始状态。相同实验条件、不同激励频率的测量结果表明:在5kHz频率点,这一过程的阻抗值变化率最大(1.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电阻抗成像技术对脑缺氧进行监测是可行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测量频率会得到不同的脑部电阻抗变化量,在所选测量频率点中,5kHz时可以获得最高的脑缺氧灵敏度。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8 ]
  • 肠道黏合吻合专用支架的研制

    胡波;梁向党;孙赓;唐佩福;张立海;刘自豪;任志午;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肠道黏合吻合专用的辅助支架,并检测其性能。方法:利用生物力学机和模拟灌注系统在体外和体内分别检测支架的抗压强度和溶解时间。将43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黏合法和缝合法进行小肠端端吻合术。术后3、14、60d观察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以及死亡率、手术时间等。结果:该支架具有一定的强度,能承受手术的操作并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能迅速溶解;动物实验表明,采用该支架的实验组吻合口狭窄程度、梗阻程度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组合式双支架对黏合吻合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寻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

    2010年04期 v.31;No.190 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7 ]
  • 基于鞘流技术的光散射式液体粒子检测装置

    詹宁波;吴太虎;陈锋;杜耀华;朱友平;

    目的:提高液体粒子检测装置的灵敏度水平。方法:采用激光散射测量法,并引入了鞘流技术。结果:解决了液体中粒子偏离轴心的问题,目前检测下限达到0.3μm。结论: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在纯水检测、制药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0年04期 v.31;No.19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2 ]
  • 不规则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生成方式的比较

    史正星;付强;张国鹏;卢虹冰;

    目的:对不规则图形的灰度共生矩阵生成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实验总结出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勾勒图像中感兴趣区域(ROI),采用取原始图像中相应点法和邻域近似法分别生成灰度共生矩阵,并计算相应的纹理特征,将得到的纹理特征进行t检验。结果:对乳腺癌图像,2种不同方法生成的灰度共生矩阵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然而在膀胱癌组和正常膀胱壁组,统计显示不同方法生成的灰度共生矩阵存在差异。结论:在图像中ROI与周围区域不存在强对比且ROI边界点数量有限的情况下,2种方法差别不大,采用取原始图像中相应点灰度值的方法更简单;当ROI与周围区域存在强烈对比并且ROI较为狭长、边界点较多的情况下,邻域近似求解的方法更为适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02 ]
  • 三维中医脉象信息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曹宏梅;王学民;陆小左;孙淑燕;

    目的:针对现有中医脉象仪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制新型的脉象信息检测仪器。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设计,通过三维调解同时获取"寸、关、尺"三部脉象信息,采用空气动力源控制脉象传感器加压方式。结果:实验证明,该仪器具有稳定性与可重复性好的优点。结论:该研究以非侵入的方式测量人体的脉象信号,实现了脉象信息的客观化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特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6 ]
  • 冻干物料共晶点、共熔点测定仪的设计

    黄传伟;梁晓会;范晓逶;

    目的:设计一种可以检测冻干物料共晶点、共熔点的装置。方法:根据冻干物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变化率,结合物料电阻值来判定物料的共晶点、共熔点。结果:对几种物料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它们的共晶点、共熔点。结论:可使用电阻测定法来判定冻干物料共晶点、共熔点,物料的温度、电阻变化曲线反映了物料内部冻结过程。

    2010年04期 v.31;No.190 15-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1 ]
  • 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伤员流流量预测研究

    王丹;秦尚谦;张鹭鹭;刘源;

    目的:准确预测战场伤员流的流量,为做好战时卫勤保障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自带的神经网络函数,通过一组编程,实现3种神经网络的建立、学习和训练,从而完成对伤员流流量的预测。结果: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某师伤员流流量的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结论: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预测伤员流流量结果可靠,方法科学。

    2010年04期 v.31;No.190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0 ]
  • 压电式测力平台系统输出压力中心参数的实验研究

    孟昭莉;元文学;刘海斌;

    目的:探讨基于压电式测力平台检测压力中心算法的精确性,为其推广应用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压力中心算法推导为基础,应用DLUT6040-1压电式测力平台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模式进行2次测试,每次测试时,分别有2位操作者重复测试2次,并对静态与动态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次测试结果各指标高度相关,动态验证与静态验证相比,COP输出力值的计算误差基本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压电式测力平台用于评定人体压力中心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适用于各群体人体步态研究及矫形康复行走机能评定,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5 ]
  • 人体心电心音信号定征分析系统设计

    侯宏花;桂志国;

    目的:设计人体动态心电心音信号定征分析系统。方法:设计了一套以内置A/D的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信号调理电路和USB通信接口传输的同步采集系统及VC++6.0开发的心电心音定征分析系统,整个系统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PC客户定征分析软件等3个部分。结果:采用双通道、双采样率采集方法实现了动态心音和心电信号的同步采集、实时存储,并可从复杂的带噪原始信号中精确检测提取出心电信号的QRS波、P波、ST段等以及心音信号的各成分。结论:整个系统操作简便、测量准确、功耗低、体积小、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强大,可在家庭和医院使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24-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7 ]
  • 生物感染源监测体系研究

    朱友平;吴太虎;陈锋;杜耀华;詹宁波;

    目的:研究并建立生物感染源监测体系。方法:针对生物感染源的特点,提出监测体系的建立目标,并在分析各种生物检测装置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网络的层次化联动模式监测体系,以实现监测目标。结果:层次化的结构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监控成本及耗时;按需联动工作模式则同时降低了网络信息负荷及体系监测成本;综合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则进一步降低了误报率。结论:监测体系工作模式适用于各种聚集场所及自然环境,具有现实社会意义和较高经济效益。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2 ]
  • M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李静;周代全;赖力;黎川;

    目的:评价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的对我院220例头颅CT或脑脊液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随后又行MSCTA检查随后又行手术或DSA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把CTA的影像诊断结果和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价MS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初期诊断实用性及准确性。结果:CTA能够正确的检出DSA和手术所见确定为破裂性动脉瘤出血的199例患者中的181例。结论:MSCTA对因破裂性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0 ]
  • 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诊断

    徐俊卿;陈利军;韩月东;张爱军;陈士新;赵志友;

    目的:总结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特点,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80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5例患者采用脑灰质序列成像,6例患者采用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IR)序列成像。结果:80例患者中,脑裂畸形35例;灰质异位29例;多微脑回畸形7例;巨脑回畸形5例;无脑回畸形4例。脑裂畸形表现为横贯大脑半球的异常裂隙,呈线状、条带状长T1、长T2信号,裂隙自大脑表面延伸至同侧室管膜壁,裂隙边缘T1WI、T2WI呈等灰质信号。灰质异位表现为室管膜下及白质内团块状、结节状或带状等灰质信号。多微脑回畸形表现为脑回细小、数目增多,皮质表面可见多数浅凹,相邻脑外间隙增宽。巨脑回畸形表现为脑回体积增大、皮质增厚、数目减少;无脑回畸形表现为脑表面平滑、脑沟浅平、皮质增厚、白质变薄。结论:MRI是神经元移行异常的重要检查手段,了解其影像学特点,可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8 ]
  • DR性能参数的检测研究

    张晓晶;秦维昌;黄玲;赵永霞;

    目的:对DR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方法:根据设备的特点,分别对DR设备的暗噪声、曝光指数的准确性、探测器的响应线性等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所检测的Kodak Direct View DR 7500设备的暗噪声<0.6%;曝光指数的准确性<98%;探测器的响应线性<72%。结论:DR设备性能参数的检测是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的有效措施,也是获取高质量影像的必要手段。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8-139+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2 ]
  • 磁共振三维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技术血管成像应用

    李金锋;张晶;张爱莲;马林;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技术(LAVA)在血管成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肝癌患者3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30例,均分别采用GE3.0T和GE1.5T超导磁共振机。扫描序列包括:三维冠状位及横轴位LAVA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时应动脉期行三维冠状位或横轴位扫描,之后在工作站后处理重建,显示静脉时在工作站剪影后处理。结果:三维LAVA技术可有效显示脉管系统,扫描失败者除外。其中5例肝癌患者有肝静脉血栓,10例肝硬化严重患者因可清晰显示迂曲静脉,15例清晰显示肝动脉及肝静脉,8例肾动脉及肾静脉清晰显示,8例肾动脉及肾静脉主干清晰显示,但二级分支显示不清。2例患者血管质量差,一部分增强剂渗出,血管显影弱,无法诊断。信噪比(SNR)及组织分辨率3.0T高于1.5T。结论:磁共振三维LAVA技术可方便快捷显示血管,且高场3.0T更有其优越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140-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0 ]
  • 一种基于Wiener滤波的数字X线图像滤波方法研究

    高磊;张剑;王维华;

    目的:为数字X线图像滤波,提高图像质量。方法:以Wiener滤波器最优准则为基础,设计一种可以为数字X线图像去除加性噪声的滤波器,并采用它对CR图像进行滤波。结果:与中值滤波对比,该滤波器能在去除加性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留图像细节。结论:该滤波器不仅对CR图像有效,对有所有使用X线和探测器成像的数字化图像如DR、血管造影等也是有效的,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2 ]
  • 四肢关节专用磁共振在踝关节结核诊断应用

    文亚名;周代全;黎川;陈伟;季冰;吴雪中;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关节镜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19例踝关节结核,左踝关节结核9例,右踝关节结核10例。全部病例行踝关节磁共振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扫描。结果:单纯滑膜结核4例,滑膜结核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共6例,全关节结核9例,伴窦道形成1例,合并距下关节结核1例。滑膜增生MRI在T1WI上呈较为均一中低信号表现,T2WI上呈中高低信号混杂表现。骨质的破坏以及骨髓水肿等改变在脂肪抑制序列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可见关节液及滑膜浸入,骨髓水肿可见骨髓内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高信号。结论:磁共振检查对踝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明确病的范围和程度,以及与周围软组织关系,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9 ]
  • 平山病的过屈位颈椎MRI特征性表现

    马婉玲;宦怡;赵海涛;印弘;葛雅丽;徐俊卿;

    目的:分析平山病临床及过屈位颈椎MRI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8例患者均行过屈位颈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8例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及过屈位颈椎MRI表现。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23(平均约21.4)岁,单/双侧上肢远端无力伴肌萎缩,无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屈颈位MRI平扫8例患者均显示下颈髓程度不等萎缩、受压扁平、前移,背侧硬膜外间隙增宽,见新月形或梭形等T1、等T2信号,7例可见迂曲条状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8例均显示背侧硬膜外间隙新月形明显强化影。结论:平山病患者过屈位颈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以辅助临床确定诊断。

    2010年04期 v.31;No.190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水脂分离技术在低场骨关节异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初步应用

    吴南洲;李金锋;刘梦琦;李敏;马林;

    目的:探讨水脂分离技术在低场骨关节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骨关节患者行磁共振增强扫描。同患者同部位分别采用低场GE0.35T永磁磁共振成像设备和高场GE1.5T超导磁共振设备扫描。脉冲序列均采用SET1加权像(SET1WI)。为得到脂肪抑制的图像,低场应用水脂分离技术,高场应用化学饱和技术。由2位主任医师和2位副主任技师评价图像质量。结果:低场应用的水脂分离技术与高场应用的化学饱和脂肪抑制技术,均能准确检出病变,且图像质量佳。结论:水脂分离技术应用于低场,解决了低场不能应用化学饱和技术抑制脂肪的弊端,使低场强下可运用增强扫描的方法诊断骨及周围软组织异常性病变。

    2010年04期 v.31;No.190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2 ]
  • 磁共振VIBRANT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刘志钦;戈明媚;刘小林;王秋良;廖玉珍;

    目的:探讨VIBRANT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1例乳腺疾病患者行常规MR平扫后,应用VIBRANT技术进行动态增强成像。结果:11例应用VIBRANT技术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检查的图象,压脂均匀,分辨率高;经减影后的图象病灶显示更为清晰。经FUNCTOOL软件处理,均获得良好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例,不典型增生2例,乳腺增生、腺瘤2例,表现为巨乳的双侧乳腺纤维腺瘤1例,其余3例未手术。结论:应用VIBRANT技术,较传统动态增强检查具有明显优势,即1次注射对比剂、1次扫描,可以获得兼顾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的双侧乳腺成像。

    2010年04期 v.31;No.190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6 ]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期相研究

    李剑;尤志军;郑敏文;石明国;刘凯;

    目的:探讨不同心率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期相。方法:108例可疑冠心病的患者,按心率≤60、61~70、71~80、81~90、91~100、>100次/min进行分组,在R-R间期40%~80%范围内,按增量间隔5%进行图像重建,并与自动化重建最佳期相比较,由2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心率≤60次/min者,图像质量最佳的重建期相分别在R-R间期的50%和70~75%;心率在61~70次/min者,最佳重建期相在70%~75%;心率在71~80次/min者,最佳重建期相位分别在50%和75%;心率在81~90次/min者,最佳重建期相在45%~50%;心率在91~100次/min者,最佳重建期在55%;心率>100次/min者,最佳重建相在R-R间期的50%。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依据不同心率选择自动化重建期相与多期相重建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减少冠状动脉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

    2010年04期 v.31;No.190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3 ]

资讯

  • 读者问卷调查

    <正>~~

    2010年04期 v.31;No.19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欢迎订阅《医疗卫生装备》杂志1988—2009各年合订本与光盘版

    <正>《医疗卫生装备》杂志于1980年创刊,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卫生装备类学术期刊,影响因子0.894,名列同类核心期刊之首。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暨军事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研究分会论坛征文通知

    <正>为庆祝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配合2010年11月召开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根据学会要求,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军事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研究分会和《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社将共同承办"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军事医学工程与卫生装备研究分会论坛"。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1 ]
  • 新书《医用光学仪器使用与维修技术》出版发行

    <正>本书由沈阳军区药品仪器检验所高级工程师吕庆友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共计8章31万字。本书涉及医用光学器械五大类:硬性腹腔镜及电子胃镜、生物显微镜、眼科裂隙灯及配套仪器、光谱仪器、激光诊疗仪器、医用照相机以及医用光仪器的管理与计量检定。重点讲述这些设备成像原理、基本结构、技术参数、使用保养、故障捡修。售价70元。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1 ]
  • 飞利浦医疗保健(中国)培训中心落户上海

    <正>2010年3月3日,飞利浦医疗保健(中国)培训中心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庆典。该中心配备了世界级的设备并拥有高素质的培训团队,是飞利浦在新兴市场建立的第一个培训中心。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孔祥辉先生、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文明先生、飞利浦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张庆中先生以及来自于医疗保健新兴市场售后服务总经理John van Dalen先生、全球医疗保健学院培训经理Tuter Yazdan先生等共同出席了此次仪式。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CX50可移动高集成超声诊断系统引领超声新浪潮

    <正>CX50是飞利浦首推的高集成的移动超声诊断系统,它将大型高档彩超iE33/iU22的优异平台与便携性能集于一身,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更灵活的移动选择,提高了医师的工作效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综述

  • 正压防护技术在生物个体防护装备中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吴金辉;田涛;林松;郝丽梅;王政;杨荆泉;

    正压生物防护技术能够在有效提高装备安全性的同时提供较高的热舒适性。从正压形成与稳定、微环境、人体工效学等方面出发,综述了正压生物个体防护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以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使用信息化、研制规范化为特点的正压生物个体防护装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38 ]
  •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的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的探讨

    梁国庆;陈少伯;赵季红;姜铁民;李玉明;

    阐述了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的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分析了VH-IVUS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高分辨率的VH-IVUS将冠脉斑块的组成成分分为纤维斑块、纤维脂质斑块、坏死核心和钙化斑块4种。结合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VH-IVUS能够识别出高危易损斑块,从而指导冠心病患者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和药物治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实现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3 ]
  • 功能磁共振技术在老年性痴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传明;王健;周代全;

    阐述了老年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了目前老年痴呆的诊断状况,重点论述了功能磁共振在老年痴呆中的应用及其在老年痴呆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0 ]
  •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胡朝芬;黄之杰;罗来华;

    医学图像融合是一种集医学图像处理和医学影像诊断于一体的新技术。介绍了医学图像融合的目的、基本内涵、主要方法步骤及技术分类,对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难点、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作了分析。

    2010年04期 v.31;No.190 157-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1 ]
  • 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

    石明国;杨勇;赵海涛;常英娟;白亚妮;张学昕;刘凯;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X线学、放射学、现代医学影像学3个发展阶段。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设备制造的发展,新设备、新技术的产生对本学科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进作用。其人员结构主要由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和影像技术2支队伍组成。建立、健全医学影像学的继续/终身教育体系,加强本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才能使现代医学影像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10年04期 v.31;No.190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8 ]

医院数字化

  • 两出口的医院网络用户管理解决方案

    李翔;唐慧;

    目的:由于办公需要,将以前走电信出口的图书馆、医疗二系及研究生处的用户改道为走科研教育网出口,和华中科技大学校总部相连,并在不改变原来管理模式下同时管理两出口的用户信息。方法:通过配置流分类,规定重定向行为以及配置策略路由进行实现。结果:将认证流和数据流分开,成功实现了医院内部两出口的需求。结论:利用原有设备的流分类和重定向功能,既可解决两出口的内部需求,也能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为医院节省了开支。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1 ]
  • 门诊药房自动分流和排队的优化

    吴强;

    目的:对当前主流的药房分流系统进行优化。方法:列举收费、药房系统的优化措施,阐述"处方动态分配"和"药房标签综合运用"等方法的实现方式。结果:通过流程的优化,针对性地提高了门诊药房的运行效率,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结论:在提高门诊药房运行效率的同时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0 ]
  • 开发符合病例组合要求的卫生信息化系统

    徐金耀;

    目的:通过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病例组合模式应用于我国的卫生管理领域,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方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卫生管理方面的信息,借鉴发达国家实施病例组合等现代卫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分析和研究我国实施病例组合模式的应用环境。结果:病例组合卫生管理模式的运行需要各级卫生机构建立一套具有HL7、ICD、SNOMED及UMLS等标准、分类和术语系统支持的可互操作的卫生信息化系统。结论: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我国卫生管理水平,不仅需要从完善卫生体制和机制方面着手,还必须强化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研究工作。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8 ]
  • 中药发药窗口数字化管理的新尝试

    童思木;沈崇德;章伯鸣;

    目的:运用数字化改进中药发药流程,方便患者和药房工作人员。方法:运用语音播报和大屏显示,对中药不代煎患者,及时给出取药通知;借助短信系统,对中药代煎患者及时给出各种短信提醒。结果:语音播报和大屏显示提升了配方窗口管理水平,短信系统的实施方便了中药代煎患者,也提高了中药代煎的服务质量。结论:数字化在中药发药中的运用,方便了患者和药房工作人员,提高了中药房的科室管理水平。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2 ]
  • 信息系统容灾技术的应用设计与比较

    翁盛鑫;黄影;庄严;

    目的:探索减轻任何不可预知事件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灾难性影响的容灾方案,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储镜像、主机镜像、数据库镜像技术等3种容灾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基于存储镜像技术的容灾技术,具有可支持各种应用和操作系统、故障恢复机制简单、易于操作、管理方便、性价比合理的特点。结论:根据具体需求,合理地选择一种或综合采用多种容灾技术,这样才能建设成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容灾体系。

    2010年04期 v.31;No.190 45-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9 ]
  • 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实现科级全成本核算

    任国宏;李玉明;

    目的:通过医院全成本核算,全面真实反映医院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整体医疗效率的目的。方法:全成本核算以"军卫一号"和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为基础,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采集双方数据,进一步深入核算分析。结果:全成本核算的应用促使可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成本核算系统是医院领导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

    2010年04期 v.31;No.19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9 ]
  • 加强区域医疗信息化 向部队拓展医疗服务

    张素炎;王志强;曹挚;杨焱;万博华;

    目的:保障在院部队患者治疗的前提下,开拓网络环境区域医疗之路,加强为部队服务功能。方法:医院成立为部队服务领导小组,在综合信息网上开发应用一系列软件系统,向部队拓展医疗服务。结果:广大官兵可通过网络预约挂号、查阅就医数据、评价服务质量,部队卫生管理部门随时调阅其人员就医情况,实现网上视频帮带、教学、会诊,创建家庭病房等。结论:依托医院局域网和军事综合信息网,拓展系统功能,建立医院与体系、体系与体系间医疗服务保障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步入区域医疗信息化阶段。

    2010年04期 v.31;No.190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39 ]

研制报告

  • 触发器在新物资二级库房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陈建成;陈金雄;梁兴谷;

    目的:在军卫一号新物资系统中,解决科室物资(二级库房)中长期存在的医用物资请领及消耗较为随便、浪费较为严重、账物较为混乱的局面,实现医用消耗品的终末化闭环管理。方法:运用数据库触发器,在不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前提下,在门诊或住院患者实际诊疗的费用计价过程中触发数据库后台触发器,对执行科室所对应科室库房的物资消耗进行出库,生成出库流水账。结果:减少了执行科室所对应科室库房的物资库存,实现了物资实际消耗与患者实际消耗的实时、有效关联。结论:实现了科室医用消耗品的消耗量与库存量的实时量化、信息化、可控化、自动化管理,是一种简单、高效、实惠、可行性好、操作性强的解决办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0 ]
  • 基于流动注射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的研究

    陈钰;王捷;刘仲明;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为临床多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进行前期研究。方法:采用流动注射法进样,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发光图谱考察所建立体系的响应特性。结果:这种基于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的灵敏度可达5×10-8mol/L,高于高压电场进样的毛细管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结论: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法的检测灵敏度优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10年04期 v.31;No.190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7 ]
  • 基于DICOM图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计算心胸比率软件的实现

    杨本强;张立波;周丽娟;刘文源;

    目的:阐述基于DICOM影像的计算机辅助测量计算心胸比率软件的实现原理。方法:该软件通过VC++6.0及LEADTOOLS工具包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中开发实现。结果:该软件可成功实现计算机辅助测算DICOM胸片影像心胸比率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相对于传统人工方式,该软件显著提高了心胸比率测量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同时避免了胶片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推广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56-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8 ]
  • 导管床专用臂托的设计制作及临床应用

    李晓君;赵振利;刘宁;梁智勇;

    目的:基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经桡动脉穿刺术需要,设计制作导管床专用臂托。方法:对身高分别为150~160cm、160~175cm、175~185cm人群的肩宽、手臂长度进行测量,确定专用臂托及其底座的适宜尺寸,并绘制设计图纸。选用市售厚度为5mm的密度板作为制作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导管床专用臂托。结果:经近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实际运用,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经桡动脉穿刺术中,使用自制的密度板材质导管床专用臂托,可使手术更加方便、灵活,患者感到舒适、实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野战多功能采样冷藏培养箱的研制

    李华军;张宇辉;贾琳;徐中华;洪念光;

    目的:设计一种野战多功能采样冷藏培养箱,以适应反生物战环境的特点和野战使用要求。方法:对采样、冷藏、培养箱加热和冷藏及光动能供电装置进行一体化设计,在一个箱内复合安装智能高效的红外加热、半导体制冷、温控和光动能自供电装置,使其具有多种功能。结果:该培养箱既有采样、冷藏、培养箱独立的功能,又具有联用的智控功能。结论:该培养箱在执行任务中可减少携带箱子的件数,降低质量,不依赖市电工作,智能、轻便、电能消耗小、能量转换效率高,特别适合用于反生物战和野战条件下的快速反应。

    2010年04期 v.31;No.19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2 ]
  • ADV7170/7171在红外热像仪视频输出电路中的应用

    卫娜;李向东;崔骊;

    介绍了ADV7170/7171的特点、功能组成及应用,重点说明了如何利用ADV7170/7171实现红外热像仪视频输出电路。

    2010年04期 v.31;No.190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2 ]
  • 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及质量保证

    梁广立;

    目的:检验低熔点铅挡块的制作是否符合常规放射治疗的要求及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模拟机上拍摄定位片,医生进行勾画后制作低熔点铅挡块。装上制作好的铅挡块,拍摄验证片。检查照射野及遮挡范围与定位片是否一致。结果:用低熔点铅制作的挡块,不仅方便、准确、快捷,且误差率较小。结论:用低熔点铅制作挡块是目前常规放疗中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不仅符合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要求,而且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确度。

    2010年04期 v.31;No.190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9 ]
  • LIS在医院“军卫一号”系统中的实现

    孙文桥;石磊;

    在"军卫一号"HIS平台下实现了检验信息系统(LIS)的接入,讨论了LIS实现方法、功能及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LIS提高了检验数据的准确性、报告的及时性和查询的方便性,优化和规范了医院工作流程,降低出错率,使医患共同受益。

    2010年04期 v.31;No.190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6 ]
  • 基于DICOM标准的Full PACS研究

    何建军;卢晶;张毅军;

    介绍FullPACS系统集成项目的情况,重点对PACS/RIS与HIS接口设计中采用的中间数据库接口方式做了详细描述。提出不论从系统开发还是实施的复杂性方面,标准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是建设FullPACS的基础。

    2010年04期 v.31;No.190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3 ]

医械临床

  • 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在椎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陈纲;罗樱;马强华;杨晓萍;叶建军;朱小花;

    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R myelography,MRM)在椎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利用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拼接技术对85例疑似脊柱及脊髓病变者分别行常规平扫和MRM,三维图像经最大强度投影及立体透视技术后处理后多角度观察。结果:MRM可清晰显示椎管内"造影柱"的形态,椎管内外不同病变对造影柱造成的压迫各有特征:硬膜外病变会导致患侧造影柱狭窄;硬膜下病变会造成患侧造影柱扩大,脊髓向对侧移位;髓内病变会造成造影柱均匀变窄。结论:MRM具有无创伤、无辐射、速度快、无需对比剂、患者易接受的特点,对各种病变所导致的椎管改变可清晰显示,通过对造影柱形态的观察可对病变进行定位或定性诊断;与常规MRI图像结合可获得全面、直观的病变信息,可取代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

    2010年04期 v.31;No.19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5 ]
  • 3种精确放射治疗模式在肺癌中的剂量学研究

    陈宏林;王强;惠华;周堃;

    目的:在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中,将3种不同的精确放射治疗模式进行比较,以期寻求出一种较优化的放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研究15例曾在医院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病例,在原有靶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三维适形、简易调强放疗(sIMRT)和调强放疗(IMRT)3种精确放射治疗计划,将3种计划进行比较,并对适形指数、剂量分布均匀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对于非小细胞型肺癌,sIMRT技术在靶区均匀性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方面优于3D-CRT技术,而略逊于IMRT,但其占机时间明显少于IMRT,从而节约了人力及机器资源。结论:sIMRT技术在非小细胞型肺癌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2010年04期 v.31;No.190 64-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8 ]
  • Ba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l 210、110SE麻醉机临床应用50例

    代金贞;杨辉;

    目的:观察Ban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l 210、110SE麻醉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在紧闭循环、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气结果正常的情况下安装Bain环路接合器,行Bain环路机械通气,氧气流量为70ml/(kg(体重).min-1)。结果:全部患者在应用Bain环路后15、30、60min PET CO2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患者体重的调节合适新鲜气体流量,Bain环路接合器联用Ohmeda Excel 210、110SE麻醉机临床应用可行,是较好的通气方式,呼气末CO2浓度或分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2010年04期 v.31;No.190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4 ]
  • 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李常城;李慎江;

    目的:探讨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多种MRI技术(常规MRI平扫与增强、灌注、弥散以及波谱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各种方法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优势。结果:多种MRI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有利于前列腺癌的检出和定位,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还能提供有关前列腺癌的生长、预后及转移信息。结论:MRI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早期前列腺癌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4 ]
  • 16层螺旋CT在主动脉瘤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大创;商雪林;黄桂雄;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及后处理在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经DSA或手术证实主动脉瘤患者的16层螺旋CT平扫和血管造影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始数据传输至ADW4.2工作站行后处理,包括遮盖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SSD)和仿真内镜(CTVE)等各种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升主动脉瘤2例,降主动脉瘤7例,腹主动脉瘤9例以及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各4例。结论:16层螺旋CT横断面及三维图像能够快速、准确、无创、全面地显示动脉瘤病变的病理解剖改变,为临床提供精细的影像学信息,对于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术后疗效及随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1 ]
  • 骨盆地震伤的影像学检查

    戚跃勇;邹利光;周宇;陈轶;梅文铭;孙清荣;

    目的:探讨骨盆地震伤的影像学检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盆地震伤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8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16例骨盆地震伤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能明确诊断,单发性骨折9例,多发性骨折7例。耻骨骨折13例,髋臼骨折4例,骼骨翼骨折2例,骶椎骨折1例。骶髂关节脱位3例,髂关节脱位2例,耻骨联合分离1例,骶髂关节分离1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骨盆地震伤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

    2010年04期 v.31;No.190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7 ]
  • 呼吸训练和心理诱导对MR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袁远;魏梦绮;宦怡;赵海涛;郑敏文;赵亚超;

    目的: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心理诱导,观察对患者心率的影响,明确上述因素在MR冠脉成像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男女不限。对照组给予单纯呼吸训练,实验组给予呼吸训练加心理诱导。观察两组在检查中心率与检查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经过呼吸训练和心理诱导的患者心率有明显下降,对3.0TMR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小于单纯呼吸训练组(P<0.05)。结论:在3.0TMR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暗示(心理诱导)和其他方面的放松训练,对降低心率、稳定心律是有效的,同时进行呼吸训练可使患者正确地配合检查,保证获得最佳的MR冠状动脉影像。

    2010年04期 v.31;No.190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3 ]
  • 肝脏移植术后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与应用

    许玉清;欧陕兴;钱民;彭光明;乔国庆;林华;

    目的:探讨双源CT肝移植术后的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均用双源螺旋CT以5.0ml/s速率经肘前静脉注射碘帕醇(370mgI/ml),按体重1.5ml/kg计算总量,随后以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40ml,行常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静脉期扫描将获得的数据进行MPR、MIP及VR三维重建,然后对获得的肝脏血管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可以重建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的三维图像,能通过清晰显示肝脏血管及其细微结构、形态、走形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双源CT肝脏血管成像对肝移植术后血管的评估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优点,可作为肝移植术后对肝血管进行随访的手段。

    2010年04期 v.31;No.190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8 ]
  • 双源CT血管及尿路成像技术在活体供肾者术前的应用价值

    邱晓拂;胡卫列;刘海凌;朱云松;聂海波;胡辉;王尉;郭飞;

    目的:探讨双源CT三维血管及尿路成像技术在活体肾移植供肾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双源螺旋CT(SOMATOM Definition 2008G)对本院56例供肾者行动脉期、静脉期、分泌期3期扫描。扫描数据经三维重建专用软件处理,获得肾脏、肾动脉、肾静脉及肾盂输尿管三维立体图像。术前根据重建结果慎重选择一侧作为供肾,再将术中所见与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维图像很好地反映了肾脏血管、肾盂和输尿管的解剖形态。其中双侧均为单支动脉44例,3支动脉且开口于腹主动脉3例,双侧或单侧双支动脉9例,肾静脉显示为3支1例,双支2例;肾盂及输尿管显示均未见明显畸形;术中情况与三维图像显示情况比较,动脉吻合率达100%,静脉吻合率达为82%,肾盂输尿管吻合率达100%。结论:双源CT三维成像技术能反映真实的肾脏血管、肾盂和输尿管的解剖形态,为活体肾移植供肾者术前评估提供了有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3 ]
  • DR双能量减影在胸部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畅亦杰;张宝性;

    目的:评价双能量减影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气胸和对26例临床诊断肋骨骨折病例行双能量减影检查,观察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30例临床诊断气胸,其中29例大、中量气胸标准胸片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均发现;1例少量气胸标准胸片不能观察,而双能量减影可以发现。26例骨折病例中,25例标准胸片图像和后处理图像均发现;1例双能量减影后可以发现。结论:双能量减影技术能更好地显示胸部病变,比标准胸片具有明显优势。

    2010年04期 v.31;No.190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0 ]
  • 低场磁共振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陈大龙;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关节创伤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回归性分析426例膝、肩、踝关节创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低场磁共振对426例关节创伤患者均能准确诊断,其中膝关节202例、踝关节126例、肩关节98例,均示骨挫伤伴有部分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及关节腔积液。其中202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而MRI提示180例隐形骨折,关节组件有不同程度的损伤,10例X线提示不全性骨折,MRI提示除骨折外,关节软骨、关节腔及韧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MRI对关节创伤非常敏感,特别是脂肪抑制序列的应用能清晰显示隐性骨折和骨挫伤,并能明确骨折和挫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软组织损伤的轻重程度,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大指导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17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翟伟庆;刘兆芹;

    目的: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膝关节骨挫伤病例,比较T1WI、T2WI、PDWI序列及施加脂肪抑制技术后的磁共振影像表现,讨论脂肪抑制技术的优越性。结果:177例骨挫伤病例中,T1WI发现21例(11.86%),T2WI发现98例(55.36%),PDWI发现117例(66.10%),施加脂肪抑制技术病灶全部显示(100%)。结论: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对骨挫伤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对膝关节外伤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8 ]
  • 国产小C臂X线机的临床验证

    杨军;吴建伟;张晓霖;朱宏;

    目的:评价南京普爱公司生产的高频移动式手术X线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能及操作性能。方法:参照国家关于新药临床验证的指导原则和医疗器械操作规范,以惠尔公司DigiArc-100型X线机为对照机型,通过临床60例受试者实施拍片和透视,进行国产PLX112C型X线机的临床验证。结果:2种设备拍片、透视的图像质量基本相同。结论:本验证产品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安全,能满足临床使用需要。

    2010年04期 v.31;No.190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7 ]
  • 200例骨折数字X线诊断结果分析

    罗久伟;苏衍峰;谢雄;

    目的:总结骨折数字X线诊断经验,提出减少误诊、漏诊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外伤骨折患者DR及临床资料,患者采用正侧、斜位摄片,摄影部位为颈椎、腰椎、肋骨及四肢。结果:首次DR摄片明确骨折184例,1周后复查摄片明确骨折16例。结论:DR诊断骨折要采用多种技术方法与体位摄片,综合诊断,必要时复诊。

    2010年04期 v.31;No.190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8 ]
  • 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应用数字化DES胸部摄片对胸部小结节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

    庞小平;吕宪玉;吴南洲;杨铁;黄辉;张爱莲;

    目的:评价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在老年人健康医学体检中对肺内小结节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为其早期筛查探求新的方法。方法:应用双能量减影方法,选自2005-04—2008-12来医院进行年度体检者4000例。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对于肺内小结节病变,4000例胸片中普通DR胸片发现252例,DES摄片软组织像发现421例,两者皆发现的有223例,普通DR胸片发现而DES摄片软组织像未发现者29例,DES摄片软组织像发现而普通DR胸片未发现者198例,各组结果经CT和病理检查确诊,421例中假阳性者13例。结论:双能量减影摄片对肺内小结节病变的早期诊断筛查是对普通平片的一个很好补充,大大提高了检出率,降低了误诊率,在健康医学体检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183-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6 ]
  • 踝关节内旋20°正位DR片在诊断外踝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谢雁;黄敏华;赵书臣;王守海;张君;

    目的:探讨踝关节内旋20°正位DR片在诊断外踝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进行踝关节正侧位的基础上,加拍踝关节内旋20°正位DR片。结果: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正侧位DR片42例可确诊踝关节骨折,其中外踝骨折18例,28例可疑骨折,其中怀疑外踝骨折20例,阴性4例;踝关节内旋20°正位DR片64例确诊踝关节骨折,其中外踝骨折42例,可疑骨折10例,外踝骨折全部确诊。踝关节内旋20°正位,比踝关节正侧位在诊断外踝骨折上高57.1%。结论:踝关节内旋20°正位DR片是在诊断外踝骨折最简单直观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2 ]
  • 3.0T磁共振高分辨扫描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赵廷强;庞小平;马宁;娄昕;马林;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狭窄的高分辨磁共振扫描技术。方法:利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3D-TOF、PDWI、T2WI、T1WI(平扫加增强)等脉冲序列对90例经DSA证实有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扫描。结果:90例受检者除1人不能坚持外均顺利完成检查,3D-TOF,PDWI,T2WI,T1WI(平扫加增强)等脉冲序列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显示管壁的成分并判断狭窄的原因。结论:利用3.0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合适的扫描序列和参数所得图像能够有效显示管壁的成分并判断狭窄的原因,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2010年04期 v.31;No.190 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6 ]
  • 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柯振武;马宗黎;顾明;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技术,提出乳腺疾病扫描方法的合理应用。方法:用1.5TMR对20例患者进行多序列扫描,评价显示病变的效果。结果:20例患者动态扫描均获得满意的图像,达到临床诊断目的。结论:多序列扫描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降低活检率,并能进行药物疗效的评估。

    2010年04期 v.31;No.190 189+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6 ]
  •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王占宇;张燕群;李小娟;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1例泌尿系病变病例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三维(3D)重建等后处理,得到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的完整尿路影像。结果: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8例、巨输尿管4例、肾脏畸形4例、多囊肾5例、泌尿系结石41例、肾脏输尿管结核10例、肾癌26例、输尿管癌2例、膀胱癌21例。结论:多排螺旋CT轴位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泌尿系病变的发现、定位及治疗方法、手术路径提供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190-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0 ]
  • 碘化油与非离子碘造影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谭孝华;刘凯;郑聪;胡荣;吕萍;

    目的:分析和探讨非离子碘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与治疗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符合不孕症诊断,自愿接受子宫输尿管造影检查患者1080例、原发不孕320例、继发性不孕症736例、输卵管吻合术后24例。其中468例应用40%的碘化油行子宫输卵管造影,612例采用非离子碘检查。结果:468例中HSG能较好输卵管的形态阻塞的部位、范围、程度、子宫形态情况及盆腔情况,诊断满意率100%;3例出现逆流。非离子造影中598例符合影像诊断要求,104例显示不满意,未能做出正确诊断,满意率84%,52例出现逆流。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是诊断输卵管通畅性最佳筛选方法之一,碘化油子宫输卵管造影优于水溶性造影剂的且具一定的治疗作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8 ]
  • 充气法在胃癌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中的应用

    罗金香;李国栋;李畅;

    目的:探讨口服产气粉和鼻胃管充气法在胃癌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胃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产气粉法、观察组采用鼻胃管充气法,经螺旋CT容积扫描后分别采用CT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法(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技术进行胃部三维成像,将所获得图像与胃镜和/或手术结果对照,将2种充气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图像质量满意率显示,对照组图像优14例(56%)、良7例(28%)、差4例(16%);观察组图像优30例(97%)、良1例(3%)、差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P<0.05,鼻胃管充气方法优于口服产气粉的方法。图像质量评价显示,在胃扩张充盈程度及病灶细节显示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使用鼻胃管充气行三维成像的满意率较高,而口服产气粉行三维成像其图像质量不理想。结论:2种充气方法在胃癌的图像质量满意率上,鼻胃管充气法明显优于口服产气粉的方法,能获得优质的三维重组图像,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194-19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7 ]
  • CT引导在肿瘤穿刺氩氦刀技术中的应用

    陈华;刘志钦;

    目的:探讨CT引导技术在胸部实体肿瘤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间因肺部肿瘤而行CT引导下穿刺氩氦刀治疗患者52例。结果:在CT引导下,51例穿刺氩氦刀治疗顺利完成,1例因气胸择期2次完成。结论:现代高速螺旋CT成像快速、精确性高,为CT引导下胸部肿瘤的氩氦刀治疗安全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一些无手术适应证的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4 ]
  • 64排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刘力;黄小波;巫慧敏;胡荣慧;刘佳凯;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63例临床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63例患者CT血管成像检查均能清晰显示动脉血管影像,可以准确显示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血管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动脉硬化症患者是一种简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3 ]
  • 磁共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成像的应用

    李金锋;王永昊;吴南洲;马林;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晚孕妊娠孕妇35例,临床或超声检查怀疑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同位置同层面行T2加权扫描(T2WI)和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扫描(FIESTA)。根据胎儿灰白质信号强度的对比度,胎儿神经系统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图像伪影,对2个脉冲序列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显示情况做出分析。结果:两序列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显示情况各有利弊。图像灰白质信号强度的对比度T2WI略高于FIESTA序列。客观及非客观伪影T2WI多于FIESTA序列。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FIESTA序列稍高于T2WI。结论:为快捷准确显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应根据胎儿情况选择T2WI和FIESTA序列。

    2010年04期 v.31;No.190 199-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8 ]
  • 幼儿血管瘤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易敏;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幼儿血管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经介入治疗各种类型血管瘤幼儿450例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幼儿顺利完成治疗过程,治疗效果好。结论:做好术前宣教及使用物品的准备、治疗中严密观察病情以及加强术后护理是安全进行幼儿治疗血管瘤成功的关健。

    2010年04期 v.31;No.190 201+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8 ]
  • 64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对结直肠肿瘤诊断的应用评价

    邢鹏毅;郭建平;梁家明;高春芳;

    目的:探讨CTVC在诊断结直肠癌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CTVC影像,分析病变部位、大小及形态,将影像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回盲部11例、升结肠30例、横结肠14例、降结肠35例、乙状结肠及直肠31例。其中溃疡型21例、蕈伞型65例、浸润型26例、混合型9例。CTVC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符合率100%。结论:CTVC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是一种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显示癌肿的部位、大小,还可以显示结肠壁及肠外的转移情况,对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和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02-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3 ]
  • 食管支架置入术18例的临床应用分析

    曹澍;凡生;张林波;刘清宇;

    目的:探讨覆膜自膨式食道内支架姑息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中、晚期食道癌患者7例,食道癌手术吻合口狭窄5例,肺癌、食道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6例。采用透视下放置覆膜支架治疗。结果:18例次患者留置支架18个,一次置入成功率为100%,术后6例(33.33%)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异物感、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覆膜支架是食道恶性狭窄姑息治疗的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204+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0 ]
  • 64排螺旋CT尿道造影诊断在尿道狭窄中的价值

    姚斯元;郭建平;姚长乐;邢鹏毅;王志义;郑丽远;梁家明;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道造影检查对男性尿道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尿道狭窄患者30例,排尿同时进行CT次扫描,断层图像传至ADW4.3工作站进行MPR、VR重建。结果:26例获得满意图像,可精确显示尿道形态、狭窄部位,并可准确测量狭窄处尿道宽度。其中前尿道狭窄5例,后尿道狭窄17例,尿道先天畸形2例,假道形成2例。结论:CT尿道造影图像清晰,重建方式多样,可同时观察膀胱及尿道周围软组织,对尿道狭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05-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8 ]
  • 多层螺旋CT在胸部扫描中减少辐射剂量的方法研究

    曾晓宾;郭苏晋;刘军;

    目的:以影像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改变多层螺旋CT中的扫描参数,从而为研究在CT检测中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的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58例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的胸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CT检查的参数设定为管球电压120kV,电流50mA,对照组CT检查的参数设定为管球电压120kV,电流250mA,对2组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进行测定,最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均符合扫描要求,2组患者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平均值存在差异性,实验组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CT扫描中的某项参数、可以起到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对患者和医生的安全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07-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3 ]
  • 肾上腺囊性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邹东鲁;吴贵华;刘昌华;

    目的:探讨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表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肾上腺囊性病变的影像表现。结果:CT表现为病灶形态呈圆形、椭圆形6例,分叶状2例。单纯性囊肿平扫呈水样密度;囊内出血伴感染,平扫呈高密度,增强无强化。嗜铬细胞瘤囊性变表现为CT平扫囊壁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明显强化,囊内无强化。皮质腺瘤表现为平扫低密度,增强呈延迟中轻度强化。MR表现为囊肿伴囊内出血感染,T2WI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增强囊内无明显强化,囊液仍呈低信号,出血呈高信号,囊壁明显环状强化。节细胞神经瘤,T1WI呈均匀中等信号,T2W呈不均匀高信号。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肾上腺囊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209-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0 ]
  • MRI在乳腺癌与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玲;许立奇;闻颂苏;王贵美;

    目的:探讨MRI在乳腺癌与乳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或乳腺炎的13例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13例中乳腺癌8例,其中7例乳腺癌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界面不清、边缘毛糙、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肿块,1例炎性乳癌未见肿块,表现为腺体信号不均、乳房增大并皮肤增厚、乳头凹陷、增强后乳晕强化明显;乳腺炎5例主要表现为乳房增大、皮肤增厚、乳头凹陷、腺体内见条片状异常信号并明显强化,2例脓腔形成,1例乳腺内侧见不规则肿块并边缘毛刺。结论:乳腺癌与乳腺炎均有其特定的影像学表现,有些特殊类型乳腺癌及乳腺炎容易混淆诊断,需要进行鉴别诊断。MRI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特点及动态增强检查手段为乳腺癌及乳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信息,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211-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2 ]
  • 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配合体会

    陈建忠;敖国昆;黄沁;

    目的:观察放射介入血管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行放射介入血管栓塞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该方法,98例均及时有效地控制住出血。结论:对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放射技术人员及时熟练配合医生手术,协助医生做好并发症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0年04期 v.31;No.190 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4 ]
  • 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患者X线剂量分析

    毛大伟;臧磊;

    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治疗过程中的患者X线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46名患者在脑血管造影/治疗过程中的X线时间、累积剂量、剂量面积乘积(DAP)。结果:133名患者的X线时间超过5min;27人累积剂量超过2Gy,18人累积剂量超过3Gy,大部分为介入治疗患者。结论:在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中,特别是介入治疗中,患者剂量较高,部分患者剂量超过引起确定性效应的阈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7 ]
  • DSAVE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及价值

    盛金平;

    目的:探讨DSA设备中仿真内窥镜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3D-DSA检查,再利用ADW4.4图像工作站进行仿真内窥镜重建、分析。结果:32例经DSAVE重建的动脉瘤,均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瘤颈、瘤内结构,在载瘤动脉的开口及与相邻动脉开口的关系。结论:DSAVE技术能比常规DSA、3D-DSA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影像资料,对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3D CT功能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

    盛金平;胡朝芬;黄之杰;

    目的:探讨Innova 3100 IQ型DSA上的3DCT功能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应用Innova 3100 IQ型DSA,对栓塞过程中怀疑动脉瘤破裂或术后用于观察有无新的颅内出血的患者进行3DCT的扫描。结果: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3DCT的结果与术后螺旋CT结果一致。结论:Innova 3D-CT能快速获得与螺旋CT类似的颅脑影像调整窗宽、窗位,可重建出清晰的脑组织、脑室系统及出血灶,可及时发现出血情况,便于手术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更准确的评估治疗效果。

    2010年04期 v.31;No.190 216-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螺旋CT在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黄光海;赵丽;林月;马俊;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致密性髂骨炎引起的骶髂关节病变CT征象分析。结果:临床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对称性或不对称受累,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消失,关节面骨皮质中断,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局部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关节间隙含气征等。临床晚期,可见明显骨质疏松,韧带钙化,关节骨性强直和关节间隙消失。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

    2010年04期 v.31;No.190 218-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2 ]
  • 磁共振导航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黄桂雄;李大创;商雪林;宋子卫;曹理政;

    目的:评估磁共振(MR)导航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MR导航及实时监控系统将介入手术器械信息(包括位置、方向等)以虚拟针影的形式与病变同时显示于同一MR图像上,使术者能及时了解手术器械与靶区病灶位置关系及治疗过程中靶区病变的信号变化,及时调整手术器械进针点、进针方向及后续治疗方案。结果:利用MR导航技术及实时监控系统使术者能实时了解手术器械与靶区病灶位置关系,能有效避开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从而降低穿刺风险;通过实时MR技术,能有效判断、控制治疗范围,使治疗过程中的副损伤更小、预后更好。结论:MR导航微创介入对患者及术者均无放射性危害,可实现精确及有效的介入治疗,为临床提供一个新兴、实用的介入治疗导航平台。

    2010年04期 v.31;No.190 220-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4 ]
  • 肋骨骨折DR摄影与传统X线胸部摄影对比分析

    刘哲;陈建忠;敖国昆;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胸部外伤患者行胸部普通X线摄影和DR摄影检查,每例患者分别获得普通X线摄影图像、DR图像,比较普通X线摄影图像和DR图像对肋骨骨折的显示率。结果:59例共发现138处肋骨骨折。普通X线片显示肋骨骨折98处,显示率为71.0%;DR图像显示肋骨骨折125处,显示率90.6%。DR图像对肋骨骨折的显示率显著高于普通X线片(P<0.05)。结论:DR比普通X线片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显示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22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7 ]
  •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胆汁瘤的CT动态观察

    吴贵华;邹东鲁;刘昌华;曾英琅;彭晋;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胆汁瘤的CT表现,对其进行动态观察。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9年5月866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资料,术后有3~9次CT复查,其中15例并发,共22个胆汁瘤;男12例,女3例,年龄24~81岁,平均45.6岁;右肝13例,左肝2例,单发胆汁瘤11例,多发胆汁瘤4例,其中2个病灶2例,3个及4个病灶各1例;胆汁瘤大小:1.8~3cm12个,3.1~5cm7个,5.1~7.5cm3个;介入治疗次数为3~8次,平均4.2次。结果:15例22个胆汁瘤中呈囊状改变14例21个,柱状改变1例1个。经5~15月随访观察,同时给予利胆、保肝、降黄、消炎等治疗,CT影像变化如下:小病灶组(1.8~3cm)12个,基本消失9个,无明显变化3个;中病灶组(3.1~5cm)7个,基本消失4个,明显变小2个,无变化1个;大病灶组(5.1~7.5cm)3个,缩小1个,缓慢增大2个,并发梗阻性黄疸2例,行经皮肝穿刺造影引流,同期行胆汁瘤内无水酒精注射,随访示瘤体明显变小,黄疸消退,好转出院。结论:胆汁瘤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之一,≤5cm的胆汁瘤经内科治疗大部分可基本消失,少部分变小或无明显变化,病情稳定;>5cm胆汁瘤经内科治疗难消失,可缓慢增大,因压迫相邻胆管,可并发梗阻性黄疸,采用皮肝穿刺造影引流、无水酒精注射等措施可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2010年04期 v.31;No.190 223-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5 ]
  • 交响乐功能的临床应用

    高登发;李帅锋;张爱莲;肖越勇;

    目的:通过对比评价交响乐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系统后处理软件中的交响乐和影像增强功能,对胸部、脊柱、四肢关节和鼻骨、骶尾骨、外伤骨折、软组织等18个部位,每个部位30幅图像进行处理,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技师各2名对所有处理后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交响乐功能对脊柱、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肩关节,特别是对鼻骨、骶尾骨、外伤骨折和软组织等特殊部位图像进行处理能获得良好效果;采用影像增强功能对胸部、前臂、手、腕关节、足、踝关节等四肢小关节图像进行处理能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应用交响乐功能对DR影像进行处理,能得到良好的影像效果。

    2010年04期 v.31;No.190 225-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6 ]
  • 耳部巨大蔓状血管瘤破裂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

    曾英琅;吴贵华;许金美;

    目的:探讨耳部巨大蔓状血管瘤破裂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例耳部巨大蔓状血管瘤破裂大出血行急诊介入止血,超选至血管瘤供血动脉使用真丝线段栓塞,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介入术后原出血已基本止住,局部红肿减轻,术后一周病灶明显缩小。结论:动脉栓塞治疗耳部巨大蔓状血管瘤破裂大出血有良好的疗效,为本病的急救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2010年04期 v.31;No.190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4 ]
  • 多层螺旋CT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王冠武;丁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VRT成像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病例,采用MIP、SSD和VRT技术,通过修改重建算法进行肋骨及肋软骨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轴扫图像对照分析。结果:7例X线平片、5例常规平扫不能确诊,经图像后处理明确了诊断;3例在三维图像中可疑或未显示骨折,结合MPR(包括曲面重建)明确了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显示优于普通X线影像,对临床可疑肋骨及肋软骨损伤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2010年04期 v.31;No.190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19 ]
  • MRI全脊柱扫描在地震脊椎伤的应用价值

    蒋锐;顾明;胡朝芬;柯振武;何乾文;李建浩;

    目的:研究磁共振全脊柱扫描在地震脊柱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地震伤脊柱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应用MRI全脊柱扫描,行颈椎、胸椎、腰骶椎3段脊柱扫描后,采用对接的方法完成全脊柱全程图像。结果:16例患者均清晰显示全部脊柱、全段脊髓及周围韧带的连续全脊柱MRI图像。1例图像正常,15例表现为椎骨骨折,15椎骨骨折中9例表现为单发椎骨骨折,6例表现为多发椎骨骨折,伴有锥体滑脱5节、脊髓损伤10段,韧带挫裂伤8处。结论:MRI全脊柱扫描明显缩短了扫描时间,图像质量优良,运用tim线圈、自动移床及无缝连接技术,使MRI全脊柱成像解决了大范围,高分辨力的脊柱成像难题,为临床诊治地震脊柱上提供了可靠的影像资料。

    2010年04期 v.31;No.190 230-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9 ]
  • “去骨”法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中的应用

    陈维亮;许伟;

    目的:评价"去骨"法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患者并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去骨"法处理图像,比较两者的图像后处理时间。结果: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时间在传统方法之间和"去骨"法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传统方法和"去骨"法的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时间分别为(12.44±1.03)min、(8.62±1.75)min,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骨"法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中可以明显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1 ]
  •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气道病变的诊断价值

    莫春开;黄桂雄;商雪林;李大创;黄柱飞;门造;苏庆林;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对口咽部至主支气管呼吸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高度怀疑有气道异物病变的患者行D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查,同时进行常规DR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DR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气道病变影像阳性率显示明显优于常规DR检查。结论:DR双能量减影成像质量和图像所含信息量是普通单一X线成像所无法比拟的,大大的提高了对呼吸气道病变的检出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23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5 ]
  •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CT表现

    花焱;王子军;郑奎宏;黄敏华;

    目的:探讨颅脑CT检查对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血清学检查证实的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的颅脑CT表现与影像征像。结果:8例均有大脑叶和基底节钙化,其中对称性大脑叶、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和中脑钙化6例。全部病例均未见内囊受累。结论:颅脑CT检查是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的主要影像学检出手段,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大脑叶和(或)基底节对称性钙化是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颅脑CT特征。

    2010年04期 v.31;No.190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4 ]
  • 3D-TOF-MRA序列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朱杏莉;庞亚卿;张永军;

    目的:探讨3D-TOF-MRA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分析其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三叉神经痛及20例面肌痉挛患者MRI表现及手术结果。结果:3D-TOF-MRA序列发现责任血管共54条。术中证实责任血管共72条、小动脉60条、静脉12条。3D-TOF-MRA序列显示责任血管的阳性率为75%,其中小动脉为82%,静脉为0。结论:3D-TOF-MRA序列能清晰显示小动脉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对提供患者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36-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9 ]
  •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显像在肺肿瘤的初步应用

    唐雪松;黎川;梁勇;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显像在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比分析肿瘤与正常肺组织的能量灌注显像。结果:23例肿瘤患者肺肿瘤区域均出现灌注异常。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显像是一种全新的评价肺部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但不具有特异性。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CR乳腺摄影后处理中细小钙化放大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胡之敏;

    目的:利用乳腺数字化成像后处理可以对细小病灶数字放大打印处理的特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选取资料库乳腺患者影像资料二组共80份,患者影像中皆具有细小散在钙化的病变,对其中一组40份细小散在钙化病变未加放大打印胶片;另一组40份,每份另加局部细小散在钙化病变的局部放大打印胶片配合观察。将上述影像资料送至乳腺专科医生观看。结果:未加病变局部放大打印胶片的诊断符合率为63%,而添加病变局部放大打印胶片的诊断符合率为76%。结论:对乳腺影像中的细小散在钙化经局部放大打印胶片结合观察,在临床诊断中有提高和帮助诊断的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23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 16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王庆;黎川;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的成像技术及其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方法:12例可疑肺梗塞患者行肺动脉增强CT扫描,扫描数据送工作站分别进行MIP、MPR和VR图像重建,并对肺动脉显示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肺段以上的肺动脉显示率为100%,亚段肺动脉显示率均为82.5%;12例患者检出肺动脉栓塞6例,肺段肺动脉栓塞45支,亚段肺动脉栓塞20支。栓子直接征象为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7 ]
  • 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术治疗肝癌的护理

    徐春霞;程琳;贺姝瑶;陈莉;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22例肝癌患者的相关护理学。结果:22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患者经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护士应掌握好护理方法,通过周密的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植入治疗顺利完成。

    2010年04期 v.31;No.190 24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4 ]
  • 64排VCT仿真结肠镜与电子肠镜对结肠癌诊断的对照研究

    郭建平;姚斯元;邢朋毅;朱杏莉;闵辉东;

    目的:探讨64排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证实的结肠癌患者,术前分别行电子肠镜和64排VCT检查,CT利用仿真结肠镜技术获得三维图像,对结肠癌病灶、肠壁浸润及区域淋巴结肿大进行判断,并与电子肠镜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0例均较顺利完成检查,其中直肠癌12例、升结肠癌20例、横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2例、肠管明显狭窄15例、肌层浆膜层受浸20例、淋巴结结肿大5例。电子肠镜对15例肠腔狭窄患者镜身未能通过。结论:64排VCT对结肠腔内癌肿显示与电子肠镜相同,对肠壁的浸润深度、范围及区域淋巴结肿大判断上优于肠镜。VCT仿真结肠镜可给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010年04期 v.31;No.190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3 ]
  • 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景建梅;姚倩东;尤志军;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诊断颈椎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7例颈椎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结果:47例颈椎骨折,其中36例为多椎体或多处骨折,轴位C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T)显示椎体骨折54、54、54、50处以及椎板骨折25、25、25、20以及椎弓根骨折13、15、15、13处以及横突/棘突骨折15、17、17、16处以及关节突骨折/脱位18、16、17、16以及非寰枢椎椎体脱位3、6、6、6处以及椎体旋转4、3、3、4处。MPR、CPR结合轴位CT图像可完全明确骨折、脱位及椎管情况,VRT对颈椎表面骨折、椎体旋转及成角脱位显示良好,立体感强。结论:轴位图像、MPR、CPR及VRT联合应用,能明确颈椎损伤的性质,立体、直观、多方位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多层螺旋CT检查应为颈椎损伤检查的首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45-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8 ]
  • 颈静脉球解剖变异的HRCT分析

    周建收;宦怡;魏梦琦;张劲松;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HRCT)分析颈静脉球解剖变异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560耳)颞骨的HRCT轴位像,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与疾病组,正常组158例(316耳),疾病组142例(244耳),统计静脉球高位及颈静脉球裸露的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0例(560耳)颞骨中颈静脉球高位、颈静脉球裸露的发生率分别为33.9%、3.0%。其中颈静脉球高位左右两侧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组颈静脉球裸露在两侧及性别间不存在差异。颈静脉球高位及颈静脉球裸露在正常组和疾病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CT可以准确显示颞骨颈静脉球的解剖变异,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有重要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5 ]
  • 高压注射器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范颖;任静;赵海涛;董琳;齐顺;葛雅丽;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注射器行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的护理技巧。方法:120例患者行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对比剂为顺磁性造影剂钆双胺注射液(欧乃影,含量为0.5mmol/ml,剂量为0.2mmol/kg),应用高压注射器自动控制剂量、注射速度及注射时间。结果:119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1例患者出现渗漏。结论:使用高压注射器的护理工作是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2010年04期 v.31;No.190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6 ]
  • DSA三维血管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林颖;孙立军;贺洪德;余厚军;张学昕;

    目的:探讨DSA三维血管路径图(3D-roadmap)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三维血管路径图技术对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结果:10例病例中,栓塞颅内动脉瘤12个。其中动脉瘤单发8例,多发2例。按动脉瘤发生部位分后交通动脉瘤3个,前交通动脉瘤2个,眼动脉动脉瘤1个,大脑中动脉瘤2个,大脑后动脉瘤2个。本组12个中有9个为完全闭塞,有3个为大部分闭塞。无死亡及永久并发症发生。结论:DSA三维血管路径图在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5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0 ]
  • 16层MDCT胸部检查应用不同扫描参数的对比研究

    李卫东;李妍;

    目的:比较胸部CT检查应用不同的扫描参数对X线辐射剂量、扫描时间及图像噪声的影响差异。方法:应用Toshiba16层CT对150名受检者胸部(分为5组)应用不同的层厚和不同的螺距进行扫描;一组用1×16mm、二组用2×16mm、螺距均为0.938;三组用2×16mm、螺距1.438;四组用4×4mm、五组用8×4mm、螺距均为1.5;扫描后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总mAs、总扫描时间、扫描长度及测量图像CT值。结果:总mAs:一组最高,三组最低,三组是一组的45.1%;总扫描时间:一组最长,三组最短,三组是一组的39.2%;DLP和有效剂量:一组和二组最高,四组最低,四组是一组的60.4%;一、二、三组图像CT值相近,四、五组CT值相近。结论:胸部常规扫描应用2×16mm或8×4mm准直和1.5螺距,扫描时间最短;应用4×4mm准直和1.5螺距,X线辐射剂量最低;五组图像质量都符合诊断要求。

    2010年04期 v.31;No.190 253-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7 ]
  • 副鼻窦多层螺旋CT水平扫描后冠状位重建在临床的应用

    陈波;

    目的:探讨副鼻窦多层螺旋CT水平扫描后冠状位重建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同期70例副鼻窦扫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行多层螺旋CT水平扫描,然后对CT薄层图像进行冠状位重建;对照组行多层螺旋CT冠状位扫描;对2组图像资料进行技术评估及影像分析。结果:2组水平扫描冠状位重建图像与冠状位扫描图像的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平扫描冠状位重建图像信息优于直接冠状位扫描图像信息,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副鼻窦多层螺旋CT水平扫描后冠状位重建技术所得图像信息优于多层螺旋CT冠状位扫描技术。

    2010年04期 v.31;No.190 25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磁共振全身类PE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常英娟;马婉玲;任静;徐俊卿;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类PE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例健康志愿者和13例病理证实恶性肿瘤患者,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32~64岁。所有健康志愿者和恶性肿瘤患者均进行全身扩散加权成像,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磁体内置大体线圈,同时采集全身轴位DWI和全身轴位DWI同层对应的SSFSE图像,经后处理重建出全身冠状位DWI图像,黑白翻转后形成全身类PET图像。结果:13例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及转移灶在D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其中6例恶性肿瘤患者可看到其他脏器转移和同脏器更多更小的病灶。5例健康志愿者均未发现恶性病变,发现肝囊肿1例,DWI图像和ADC上均为高信号。结论:磁共振全身类PET技术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全身检查,同时发现原发灶及全身各脏器的转移灶,能更早、更准确地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期;与PET-CT相比,磁共振全身类PET技术具有无辐射、无需注射造影剂、检查方便快捷的优势,更适合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治疗后长期随访以及健康人群查体。

    2010年04期 v.31;No.190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9 ]
  • 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

    关静;徐元昌;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CT资料,并和MRCP、ERCP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的64层螺旋CT的MPR和三维图像很好的显示肝内外胆管的解剖形态,清楚地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其中I型单纯性胆总管扩张5例,IV}~CP内外胆管均扩张2例,V型肝内胆管扩张(Careli's病)2例。结论:64螺旋CT的MPR和三维图像可以很好的显示扩张的肝内外胆管的形态、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结构,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258-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6 ]
  • 数字胃肠机在立位全脊柱摄影中的临床应用

    王守海;侯黎升;田树平;谢雁;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在立位全脊柱摄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数字胃肠机对43例脊柱侧凸或序列异常患者行立位全脊柱一次拍摄成像。结果:全脊柱正侧位照片43例,胸凸4例,腰凸5例,联合胸腰凸8例,移行椎10例,椎体畸形等其他病变16例(对脊柱侧凸患者加摄左右侧凸位)。结论:数字胃肠机可连续曝光一次获得整个脊柱的图像,影像直观清晰,为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及术后复查提供重要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260-261+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2 ]
  • 头颈部64排螺旋CTA的操作规范研究

    戚跃勇;邹利光;陈轶;曾勇明;陈金华;周代全;

    目的:建立和探讨头颈部64排螺旋CTA的技术操作规范初步方案。方法:从头颈部64排螺旋CTA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和图像后处理三个方面制定头颈部64排螺旋CTA的技术操作规范。结果:建立了头颈部64排螺旋CTA的技术操作规范,按此规范化操作有利于提高检查成功率和图像质量,并在部分单位获得了推广实践。结论:头颈部64排螺旋CTA的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其推广中需进一步改进和补充。

    2010年04期 v.31;No.190 26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8 ]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扫描技术

    刘凯;彭勇;石明国;赵海涛;

    目的:探讨在CT扫描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的最佳扫描技术和参数,确保穿刺的准确和安全。方法:扫描设备为Picker6000型单排螺旋CT,采用本科室自制的定位尺作为定位标志物,共对46例患者进行扫描及定位。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取得活检,43例作出病理结果,3例未取得明确病理诊断,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讨论:正确的扫描技术和参数,对患者相关资料的熟知是取得穿刺活检成功的保证。

    2010年04期 v.31;No.190 264+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0 ]
  • DWI结合常规MRI在鉴别脑脓肿与坏死、囊变脑胶质瘤中的应用

    杜飞舟;顾明;关静;

    目的:评价DWI在鉴别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胶质瘤中的作用。方法:对连续14例脑脓肿、19例坏死、囊变脑胶质细胞瘤进行常规MRI和弥散加权成像,取扩散敏感系数(b值):b=0,b=500,b=1000。结果:19例胶质瘤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其中5例占位效应不明显,7例壁未见明显强化,12例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DWI示病灶坏死囊变部分随b值增加早低信号,ADC图早明显高信号。14例脑脓肿呈长T1长T2信号,在T2WI上脓液为高信号,脓肿壁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后T1上呈薄壁环形强化,其中5例可见2个或多个环相连或花环状强化,DWI成像11例脓液随b值增加早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结论:DWI是目前鉴别诊断脑脓肿与脑胶质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26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6 ]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诊断价值

    傅强;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MAGENTOMOPEN0.2T常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所用病例均显示血肿的部位、形态与信号、占位效应。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本组27例33个血肿术前MRI均做出正确诊断,无一例漏诊。结论:MRI检查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等特点,是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267+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5 ]
  • 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颅颈联合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杨杰;黄杰;闫非;黄自立;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颅颈联合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患者均应用dualenergy软件去骨,自动去骨后再根据图像效果进行微调以达到最佳图像质量(A组),然后再用去骨后图像应用3D软件切割等功能重建三维图像(B组)。2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减影成功,但B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图像质量。结论:双能量减影技术能够很好的去除骨头,应用3D软件技术是双能量减影技术的补充。

    2010年04期 v.31;No.190 268-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

    姜怀洲;李峰;程广河;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男4例,女7例)经手术或关节镜后病理证实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MRI信号改变。结果:11例均为单发,其中9例为膝关节,1例为髋关节,1例为肩关节。6例穿越关节囊生长,7例对邻近骨质压迫致局部骨质吸收性破坏形成沟槽样改变。所有病例均表现为滑膜的结节样增厚,形状不规则的低信号影,总体以低信号为主,其余4例均为混杂信号,T2WI以长、稍长、短T2信号。6例穿破关节囊向外生长,呈边缘较清的结节状。9例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关节腔积液,呈长T2信号。5例关节囊滑膜边缘呈波浪状改变。6例髌下脂肪囊有受压或信号改变,前后交叉韧带纤维连续性尚好,均表现为程度不一的长/稍长T2信号影。关节囊周围软组织均表现有弥漫的稍长T2信号。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平扫较具特征性,基本上可以做出正确诊断,增强扫描对诊断帮助有限。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0-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0 ]
  • 磁共振磁敏感成像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应用

    葛雅丽;葛雪松;郑敏文;任静;齐顺;赵海涛;

    目的:探讨MRI磁敏感成像(SWI)技术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疑有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应用MRI自旋回波T1加权、T2加权序列、SWI技术进行平扫,最小信号强度投影(minIP)法图像重建。结果:31例进行扫描的患者,SWI扫描均获得了满意效果,可清晰地显示外伤引起的52个出血灶。比常规T2WI多发现12个出血灶,比常规T1WI多发现18个出血灶。结论:磁共振SWI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疾病的诊断的准确性,对其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都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2+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4 ]
  • 婴幼儿磁共振检查镇静剂首次应用失败原因分析

    戈明媚;刘志钦;王秋良;廖玉珍;

    目的:探讨婴幼儿磁共振检查时镇静剂应用的重要性及首次应用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4—2009-05行磁共振检查年龄为1d~3岁的患儿共550例。镇静剂应用方法:3个月以内患儿首次镇静选择静脉注射苯巴比妥钠每次15mg/kg;3个月~3岁患儿首选10%水合氯醛,按每次0.5ml/kg口服或灌肠。首次未成功者,部分放弃,部分进行药物追加,2次甚至3次以完成检查。结果:550例患者中,1次成功进行检查患儿390例(70.9%),首次未成功者160例(29.1%)。未成功者中新生儿、婴儿和幼儿分别为51例(31.9%)、83例(51.9%)和26例(16.2%)。在首次镇静失败的160例中,有91例(56.9%)放弃检查,余69例中2次镇静成功者57例(35.6%),新生儿、婴儿和幼儿分别为23例(40.4%)、22例(38.6.%)和12例(21.0%);3次成功者12例(7.5%),新生儿、婴儿和幼儿分别为5例(41.7%)、5例(41.7%)和2例(16.6%)。结论:镇静剂应用的成功与否是保证婴幼儿磁共振检查成功的关键。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3-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0 ]
  • 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磁共振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王贵美;闻颂苏;孙睿;任何;

    目的:分析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检查方法及MR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病例的MR表现,观察交叉韧带影像解剖特点,MR显示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损伤后形态、信号改变。结果:交叉韧带损伤征象均在MR上较好地显示,主要表现为肿胀、信号强度增高,少部分有连续性中断及断端回缩移位。结论:MRI是一种能较准确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无创检查方法,正确的检查方法对损伤诊断准确率非常重要。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5+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1 ]
  •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肝囊肿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袁滨;张金山;艾克文;陈学峰;张忠强;董迎琪;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肝囊肿和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CT及MRI检查诊断肝囊肿并/或疑有肝血管瘤者52例行MRI常规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及多回波序列扫描基础上加扫磁共振水成像。结果:单纯性肝囊肿(单发或多发)40例,肝囊肿并发肝血管瘤12例。全部病例T2WI呈高信号或较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多回波序列囊肿表现:为随回波时间的延长,病灶信号强度变化较小而血管瘤呈逐渐增高(灯泡征)之特征性表现。水成像肝血管瘤病灶信号很低几乎消失,而囊肿病灶呈高信号,二者形成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磁共振水成像充分利用了水的静态特征,免除了增强检查鉴别的繁琐,简便易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1 ]
  • 磁共振MRCP技术在儿童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王秋良;戈明媚;刘志钦;刘晓林;廖玉珍;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技术在儿童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0~10岁、临床疑胆道疾病患儿行MRCP检查。采用常规T2和二维厚块投射扫描及3DMRCP序列,所有3D原始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三维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结果:11例患儿中,正常1例;胆道闭锁5例;胆总管囊肿3例,经手术证实;新生儿肝炎2例,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MRCP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性的,能够准确诊断小儿胆道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对儿童胆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7+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0 ]
  • 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徐朝霞;张学昕;赵海涛;魏光全;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乳腺癌病例的钼靶X线征象,探讨其X线特点。结果:本组术前X线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的有23例(88.46%),乳腺癌钼靶X线直接征象包括各种肿块影像表现,出现率高者为毛刺肿块17个(65.38%),间接征象有多种。结论:钼靶乳腺X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临床上应重视乳腺癌的X线征象。

    2010年04期 v.31;No.190 278-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2 ]
  • 移动DR成像技术在外科手术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邵立新;

    目的:探讨移动数字化DR在手术摄片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7-02—2009-10应用DR成像技术方式,术中拍片患者150例进行分析,通过引进西班牙Sedcal公司数字化移动式X线摄影系统来实现。结果:DR床边术中摄影与CR床边相比,具有实时成像、清晰度更高的特点,大大节省了时间,医生能够更快地了解到患者手术中的问题,降低患者损伤。结论:术中移动DR摄影,优化了工作流程,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图像质量,为外科医生在术中及时救治患者赢得了时间。

    2010年04期 v.31;No.190 280+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08 ]
  •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刘琳;徐艳燕;张蕾;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彩色多普勒及核磁共振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X线摄影、超声及核磁共振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乳腺癌中,发现孤立结节者10例,2例未发现结节。采用全数字化X线摄影、超声与MRI相结合诊断早期乳腺癌11例,病理结果均为导管原位癌。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有决定性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81-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28 ]
  • 心率变化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重要性

    周芳;陈维亮;吴传忠;

    目的:探讨心率快慢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重要性。方法:将96例患者按心率≤70次/min,>70次/min分为2组,对患者进行信号编辑,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工作站重组编辑后图像。结果:心率≤70次/min组,可用于诊断的血管为852节段,占95.5%(852/892节段)。心率>70次/min组,可用于诊断的血管为48节段,占77.4%(48/62节段)。结论:心率≤70次/min时,可以明显改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质量。

    2010年04期 v.31;No.190 283+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2 ]
  • 早期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刘天盛;王昊;王宇强;王景贵;苏彬;

    目的:探讨早期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3-01—2008-12期间收治的进行早期修复的54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Ⅲ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骨折均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韧带损伤同时给予Ⅰ期修复。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并按Kolmert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患者获随访9个月~5a,平均1.2a。所有患者经X线片CT及临床检查示术后10~15周骨折达临床愈合。X线片及CT均未见缝合锚钉松动、脱落。功能评定结果:优33例,良12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MRI检查以明确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情况具有指导意义,早期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确切。

    2010年04期 v.31;No.190 284-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7 ]
  •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防治探讨

    龙德云;舒亮;蒋华明;陈和平;陈明安;邵伟新;张福刚;

    目的:探讨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资料,对并发症的发生率、分类进行统计,找出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病灶穿刺成功率99.56%,术后发生并发症84例(36.84%),其中气胸26例(11.4%),肺出血38例(16.6%),咯血7例(3%),胸腔积液13例(5.7%)。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除与患者呼吸配合情况、病灶大小、部位、穿刺技术有关外,还与病灶周围结构的观察、穿刺深度、角度的测量、穿刺针选择、术后正确的护理等因素有关。结论:掌握并发症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应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286-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 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的MRI影像学评价

    任爱军;黄敏华;郭勇;林伟;

    目的:分析总结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LINCL)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进展随访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们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婴儿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患儿行MRI平扫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分析各种影像表现,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总肌酸(Cr)及胆碱复合物(Cho)波形特点,观察NAA/Cr及Cho/Cr比值的变化规律。对所有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神经系统伤残程度评分,分析影像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的关系。结果:随着病程延长,8例患儿病情评分由6到3逐渐降低。8例患儿显示逐渐进展的脑萎缩表现,以小脑最早出现,逐渐出现幕上脑萎缩。病史4~6a的患儿可见大脑半球白质的异常高信号,脑室旁白质最为明显。丘脑和基底节核团未见异常低信号。磁共振波谱显示随着病程延长,NAA/Cr比值逐渐降低,Cho/Cr值未见明显变化。没有观察到乳酸峰。影像表现与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MRI和MRS可以有助于LINCL的诊断,并可以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2010年04期 v.31;No.190 288-290+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的CT和MRI诊断

    田树平;黄敏华;郑奎宏;叶红军;史丽静;林伟;任爱军;张燕群;郭勇;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诊断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的CT和MRI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提高定性诊断准确率。结果:5例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的CT主要表现:患侧脑回状或片状钙化;大脑半球脑萎缩;脑室脉络丛增大并显著异常钙化;颅板显著增厚;眼球增大或缩小,其中1例玻璃体内半环状钙化。MRI主要表现:脑回表面及脑回灰质下较短T2信号(钙化);大脑半球脑萎缩;脉络丛明显肥大。4例眼球增大外凸;1例眼球缩小,T2WI眼球内环状低信号,眼环增厚,视神经萎缩。SWI上表现为大脑半球大片钙化所致的低信号,大脑半球及小脑幕附近大量迂曲增宽、粗细不均的静脉血管。DWI脑内较多低信号(钙化影)。MR增强扫描可见大量脑回样强化信号,脉络丛强化。增厚的颅骨骨表面可见粗大的血管强化影。其中1例出现垂体柄增粗,垂体上缘隆起,强化明显。结论: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CT和MRI能较准确地对其诊断。

    2010年04期 v.31;No.190 2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2 ]
  • 东芝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蝶鞍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向安平;张金山;张霞;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蝶鞍部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东芝16排螺旋CT对80例蝶鞍部肿瘤手术患者进行蝶鞍部肿瘤扫描。然后利用随机软件作冠状面、矢状面等切面三维重建。结果:蝶鞍部肿瘤的冠状面、矢状面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多角度、多平面显示肿瘤的立体图像。肿瘤的形态、结构及周围关系清晰明了。结论:蝶鞍部肿瘤扫描,经三维重建可以得到冠状面及其他任何切面图像,完全能满足蝶鞍部肿瘤临床诊断的要求,对蝶鞍部肿瘤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Freesurfer在弱视患者视区脑皮质厚度的技术应用

    齐顺;印弘;赵海涛;郝跃文;葛亚丽;石明国;宦怡;

    目的:利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脑部皮质分区和分析,对弱视患者的视皮质区域进行分割测量。方法: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MPRAGE序列采集三维解剖数据,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皮层数据处理。比较8例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和15例正常对照组皮质改变。结果:弱视患者弱视患者枕叶视皮层厚度降低。讨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视觉通路形态学改变与弱视的发生形成密切相关。Freesurfer可作为无创检查皮质厚度有效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294-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3 ]
  • 3种不同清肠剂在静脉尿路造影前肠道准备中效果的比较

    胡辉;邱晓拂;胡卫列;王葵;张治华;

    目的:前瞻性分析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肠饮与蓖麻油3种清肠剂在静脉尿路造影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0例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服不同的清肠剂,。A组425例检查前4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37.15g加2000ml温水;B组370例检查前1d晚口服清肠饮50g加2000mL温水;C组405例检查前1d晚口服蓖麻油20g,服药后的排便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X片质量评价清肠效果,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425例中摄片质量好340例,一般72例,差13例;B组370例中摄片质量好189例,一般148例,差33例;C组405例中摄片质量好235例,一般109例,差61例,3组摄片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B组38例,C组45例,3组间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排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静脉尿路造影前肠道准备时间短,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排便次数适中,患者依从性好,摄片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新一代清肠剂,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2010年04期 v.31;No.190 296-29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4 ]
  • 3D CE-MRA与TOF-MRA在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对比研究

    刘琳;孙槟;畅亦杰;

    目的:比较3D CE-MRA与传统TOF-MRA对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TOF-MRA及3D CE-MRA检查的4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TOF-MRA图像质量优质者8例,良好29例,图像优良率80.4%,3D CE-MRA图像优质者36例,良好9例,图像优良率97.8%。根据3DCE-MRA图像对头颈部血管进行分析诊断,46例受检者中,15例正常,9例血管变异,28例患者头颈部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结论:3D CE-MRA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显示率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传统TOF-MRA,可作为头颈部病变首选的无创性检查。

    2010年04期 v.31;No.190 298-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2 ]
  • 3D重建后平板CT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张学昕;徐朝霞;魏光全;孙立军;林颖;余厚军;

    目的:探讨3D重建后平板CT图像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西门子双平板数字X线成像系统,对66例肝肿瘤患者分别进行常规DSA、栓塞后旋转(DR)采集后,进行图像重建,对两种方法在显示病灶数目和肝肿瘤栓塞后的平板CT图像与CT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6例肝肿瘤患者中,肝癌61例,肝血管瘤5例。13例常规CT图像没有显示小的病灶,常规DSA和栓塞后的平板CT图像上显示有病灶。3D图像上还发现4例肝脏局部异常灌注。结论:肝肿瘤介入治疗中,常规DSA结合平板CT图像在显示肝亚段动脉分支和明确肿瘤供血动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微小肝肿瘤病灶及异常病变的检出率,它对肝肿瘤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7 ]
  • 胆系结石术前必要检查——MRCP

    季冰;文亚名;李莲;

    目的:评价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医院50例术前应用1.5T磁共振MRCP检查病例,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RCP对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诊断敏感度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96%,对肝内胆管结石敏感度65%,特异度100%。结论:MRCP对于胆系结石尤其是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手术有帮助指导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301-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9 ]
  • CR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光海;赵丽;林月;马俊;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00例年龄1~3岁的婴幼儿,分立、卧位2组胸部后前位投照后均进行CR图像后处理。结果:立、卧位胸部摄片经过CR图像后处理,不仅重摄率低且摄片清晰度较传统X线摄影高。结论:CR系统在婴幼儿胸部摄影中的应用实现了影像化,降低了X线照射剂量,提高了影像质量,基本消除了废片,为临床提供了良好的影像诊断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7 ]
  • 磁共振3.0T SIEMEN TWIST技术在颈动脉动态增强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葛雅丽;葛雪松;齐顺;刘莹;郑敏文;任静;

    目的:探讨TWIST技术在颈动脉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ynamic contrast echanced MRA,DCE-MRA)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疑有颈部动脉疾病的18例患者分为二组,实验组9例患者使用TWIST技术;对照组9例未使用TWIST技术,应用bolustrack行DCE-MRA扫描。结果:实验组的9例患者由于扫描时间缩短了一半,9例均获得了清晰、立体的颈动脉血管及分支全貌且无静脉显示的图像。结论:TWIST技术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扫描时间,无需bolu strack,造影剂使用剂量小,可使颈动脉图像快速显影,不受静脉同时显示的干扰,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9 ]

科学管理

  • 贵重医疗仪器设备验收管理探讨

    袁继红;骆汉生;

    介绍了如何规范贵重医疗仪器设备验收,包括验收的内容、类型、基本要求、应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验收过程中应加以严格控制的各个重点环节,以确保验收管理能够符合质量标准。

    2010年04期 v.31;No.190 72-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31 ]
  • 加强医用特殊材料供应管理的对策

    徐新民;胡军智;梁燕妮;

    分析了医用特殊材料的应用特点及采用常规办法对其进行使用管理存在的不足,从资质审查、采购报价、质量验收、使用确认、资料备案、出入库办理等环节采取措施,规范和加强了医用特殊材料的使用管理,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6 ]
  • 医用高压氧舱设备的管理

    李兴明;王强;王勇;

    阐述了加强对医用高压氧舱设备的管理,确保高压氧舱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意义。从医用氧舱设备维护管理人员配置和相关制度制定与执行方面,提出了氧舱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介绍了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进行氧舱设备的检查,怎样处理常见的氧舱设备故障;详细分析了氧舱设备定期维护以及定期检验的具体内容,为医用氧舱设备维护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2010年04期 v.31;No.190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14 ]
  • 以设备维修为中心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杨斌;张美;袁钟清;杨欣;

    目的:利用设备维护档案中的详细信息为设备维护保养提供服务。方法:深入分析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需求,以维修经验为中心,建立设备维护档案管理系统。结果:翔实的设备维护档案信息和丰富的维修辅助功能为设备维护提供了很大帮助,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设备维护档案是设备维护管理的有力工具。

    2010年04期 v.31;No.190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5 ]
  • 浅谈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信息化管理及分析

    王军;刘建军;曹敏;

    分析了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的管理现状。根据装备的性质、性能和使用目的,运用信息化管理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使物资装备使用、维修、保养工作更趋科学完善,既满足了野战医疗所物资装备平战结合的使用,又达到了随时执行遂行任务的需要,提高了物资装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益。

    2010年04期 v.31;No.190 80+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9 ]

专业论坛

  • 遂行多样化应急卫勤保障信息平台的研究

    顾建儒;李永革;张美进;

    分析了当前卫勤分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条件下,遂行多样化任务时指挥控制和训练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技术难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以岗位制度化、流程标准化、物资定位化和实现模拟化的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实现了卫勤分队训练、指控信息化模式的转变,最终有效地提高了卫勤分队的战场保障能力和救治水平。

    2010年04期 v.31;No.19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9 ]
  • 方舱医院参与中外联合演习实保的做法与体会

    郭杰丞;王军;张磊;

    介绍了野战方舱医院参与中外联合演习及其在担任演习部队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场所的基本作法,阐述了各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应用实践,对方舱医院以后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2010年04期 v.31;No.190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3 ]
  • 无创呼吸机家庭使用情况调查

    赖莉芬;聂舟山;冯华松;韩志海;刘方;舒六一;李伟卿;

    目的:调查无创呼吸机家庭使用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维护、使用无创呼吸机,提高疗效和顺应性。方法:由专人负责,采用以现场调查为主、电话调查为辅的方法,对44例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多数患者和家属对呼吸机的正确使用重视程度较高,但对于呼吸机的参数设置、维护保养及消毒缺乏足够的认识。结论:无创呼吸机家庭使用方便、安全性较高。医护人员及销售商应对家用呼吸机使用者定期进行随访和指导。

    2010年04期 v.31;No.190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27 ]
  • 外军卫生装备能力建设刍议

    张晓峰;伍瑞昌;王运斗;

    近年来,战争的形态从根本上已经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基本战争形态的改变对卫生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能力需求,为此,外军在卫生装备领域开展了相应的"能力建设"。为了满足现代战争对卫勤保障人员的要求,重点发展了卫勤模拟训练装备;为了提高适时卫勤保障能力,开展了卫生装备信息化建设;为了全面提升全维防护能力,强调发展三防卫生装备;为了增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不断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装备体系。

    2010年04期 v.31;No.190 86-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2 ]
  • Monte Carlo方法及其在放疗中的应用

    戴相昆;王运来;徐寿平;王连元;

    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Monte Carlo方法在治疗机射线束的模拟、治疗计划设计、近距离治疗、射线探测器的辐射效应以及影像重建等放疗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1 ]
  • 维和医疗分队接受联合国装备核查的组织与实施

    史培良;王东旭;崔玉海;

    维和分队装备的核查工作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军队形象,应给予高度重视。根据联合国装备核查的组织原则、形式和内容,分析了迎接装备核查中所面临的困难,总结了分队在迎接核查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以期对以后维和部队迎接装备核查提供借鉴和帮助。

    2010年04期 v.31;No.190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1 ]
  • 提高医疗设备投资效益的几点思考

    周硕艳;

    为了降低医疗设备的投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从医疗设备的采购前论证、科学计算折旧费用、引入绩效审计概念、提倡部门间质控和加强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0年04期 v.31;No.190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39 ]
  • 心律失常分析在现代医疗设备中的应用

    李长兴;李涛;戴丹;

    介绍了心律失常检查中各种医疗设备的应用,总结了这些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检查方法,并比较了这些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研究进展,为临床开展心律失常分析提供了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94-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6 ]
  •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全网应用

    刘睿;刘亚军;

    针对CT/MR所产生的医学影像,通过应用全网服务器向瘦客户端用户提供以三维重建为核心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的网络传递等关键技术问题,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内科、外科、手术室与会诊中心等,使CT/MR更高效地为诊疗服务,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

    2010年04期 v.31;No.190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8 ]
  • 如何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监管机制

    尹军;

    阐述了现代医疗设备采购方式,提出了建立健全医疗设备采购监管机制的思路,为采购过程中实现透明化、正规化提供了较全面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2010年04期 v.31;No.190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65 ]
  • 医院局域网安全中不可忽视的补丁管理问题

    居健;张瑞军;吴名;

    从医院局域网遇到的实际情况出发,简要分析了当前局域网安全中普遍存在的漏洞和今后的应对方式。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摸索总结出一套具体且实用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0年04期 v.31;No.190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9 ]
  • 军队医院医疗设备实行编码化档案管理对策探讨

    武权;王海威;曹阳;刘勇;

    围绕现代军队医院管理的特点和需求,对军队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介绍了一种通过建立完整的医疗设备档案,实行编码化档案管理的方法,实现快速有效地配置医疗设备资源,提高军队医院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2010年04期 v.31;No.190 306-307+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5 ]
  • PACS的应用与维护

    杨方;张晨;唐馗阳;欧陕兴;

    PACS的使用改变了放射科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效率。对患者信息与图像的正确归档也是PAC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信息与图像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人为错误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308+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0 ]
  • 我国现行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解读

    李继刚;张璟;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作为国家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标准,无论是其基本框架还是内容体系,与旧标准相比都有了很大提高与改进,认真研读其基本内容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基础。

    2010年04期 v.31;No.190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90 ]
  • 医学影像诊断工作站显示终端的配置与选择

    王子真;胡刚;王伟;

    通过对数字化医学影像系统(PACS)中的终端显示器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介绍了几种医学成像系统显示器性能的评价方法,阐述了医学影像诊断工作选用医用显示器的重要性,强调了在医学影像数字化系统建设中医用显示器的重要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9 ]
  • 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

    王建梅;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在核磁检查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医院特需门诊240例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不良心理反应情况。结果:221例患者无不适感觉,12例表现情绪紧张,心率稍快;6例有不同程度的憋气,手心出汗,其中1例有极度恐慌,被迫停止检查。结论:检查前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做好健康教育,在检查中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关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2-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腕关节及足跗骨关节复杂性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杨效经;钱学江;崔磊;

    目的:探讨腕关节及足跗骨关节复杂性损伤的检查方法。方法:对20例腕关节和30例足跗骨关节复杂性损伤行常规X线检查及CT平扫和图像重建。结果:CT平扫及图像重建能明确腕关节足跗骨关节骨折错位、脱位的位置、程度和方向。结论:对腕关节和足跗骨关节骨折伴有错位及脱位者不仅要常规检查,更需进行CT平扫和图像重建。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2 ]
  • 3.0T磁共振扫描的安全性探讨

    钱明珠;林伟;黄敏华;王建梅;魏倩倩;张永文;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设备检查的安全性保障,独特的SAR值管理。方法:重视检查前患者机体内外的金属异物的排查和心理督导,了解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应,检查序列符合SAR值管理规范。结果:本组4222例患者中,4121例符合3.0T磁共振仪所要求,顺利完成了磁共振的检查。结论:重视安全、严格科学的SAR值管理,是完成3.0T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各种常规检查和开展多项新技术的基础。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4+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7 ]
  • 血友病性膝关节炎的X线诊断1例

    李函娟;凡生;曹澍;

    根据我院1例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出,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好发于膝部,骨端骨骺增大变方,骨干变细,股骨髁间凹增宽加深,髌骨呈方形和血友病假肿瘤表现具有特征性。血友病性关节病的X线表现有特征性,综合分析有助于其早期发现及诊断。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数字式X线机ADS主机硬件升级的应用研究

    张宝性;畅亦杰;

    目的:介绍一种ADS的升级改造方案,旨在提高图像后处理速度,增大主机存储空间。方法:通过升级SUN ULTRE10为SUN BLADE150,并修改BLADE150的hostid,使其可以正常安装原有的应用软件。结果:大大提升了设备的性能,提高了图像处理速度,扩大了图像存储空间,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结论:医院升级改造后机器已经稳定运行了2a,此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非晶硒平板探测器受环境温度影响分析

    王子军;

    通过分析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阐述了环境温度变化对非晶硒探测器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延长平板探测器寿命的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7+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8 ]
  • 利用PACS/RIS实现放射科工作的量化管理

    赵书臣;孙晓红;郑奎宏;谢雁;胡剑锋;解伟斌;

    目的:探讨医院PACS/RIS的建设及实施。方法:医院放射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放射科实现了数字化影像及报告的保存,第二阶段依据DICOM等标准建立了科室级的PACS和RIS,第三阶段将科室的系统与医院HIS进行集成。结果:通过PACS/RIS实现了放射科工作人员的量化管理,并且实现了以影像科室为重点,覆盖以影像为诊断依据科室的PACS实现了数字图像的传输、存储、管理及备份等,使临床医师能快速同步的得到影像科室的诊断报告和相应的影像。结论:PACS/RIS的建设实施证明该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总体规划。

    2010年04期 v.31;No.190 318-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7 ]
  • 磁共振日常工作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黄敏华;钱明珠;张风雷;叶红军;

    磁共振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决定着磁共振检查的成败,它包括机器质控、患者安全质控、申请单安全质控及图像质量质控4部分。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8 ]
  • 不同侧手背静脉输液对脑梗塞患者的患侧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葛雪松;张琪琳;

    目的:探讨患侧和健侧手背静脉输液对脑梗塞患者上肢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式,分别观察17例脑梗塞患者不同侧手背静脉输液后甲皱微循环的动态变化情况,记录患侧甲皱微循环开放的单位血管数目和血流速度。结果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侧静脉输液后患侧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患侧静脉输液降低了患侧甲皱微循环的血管开放数目和血流速度(P<0.01),输液5h后血管开放数目和血流速度仍未恢复正常;健侧手背输液对患侧微循环的影响不大(P>0.05)。结论:患侧静脉输液对患侧上肢微循环有不良影响。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7 ]
  • 磁共振运动伪影预防策略

    李善杰;陈维亮;

    探讨磁共振成像中的运动相关伪影产生的原因和预防策略,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的质量,更有利于病变的检出,对临床诊断提供更有利的依据,同时减少磁共振扫描中对患者的约束,提高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自由度和舒适度。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3+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7 ]
  • DR与CR床边摄影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葛合全;黄敏华;王子军;田树平;

    目的:通过对床边DR、CR摄片分析,讨论其在床边摄影中的优势和不足,以改进工作提高认识。方法:对按部位按等比例抽取的200例患者,各100例固定kVp调节mAs分别行床边DRCR摄片,对图像质量、辐射量、工作量分析。结果:甲、乙、丙废片率DR0.64、0.27、0.08、0.02,CR0.55、0.30、0.09、0.03;辐射量DR、CR比约为2:3;工作量DR、CR比约为3:5。结论:对危重患者DR床边摄片的优势是提高了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低,有利于防护;摄影后能即时看到高质量图像,效率高,争取了治疗时间。不足:不如CR灵活;DR在使用中注意事项较多,并要注重FPD的防震,以防消减其使用寿命,且价格昂贵不宜普及。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4-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5 ]
  • 宝鸡市某区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

    薛斌;何永刚;宣小刚;

    目的:了解宝鸡市某区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预防和控制放射事故及危害的发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方法:对宝鸡市某区23个医疗机构的92个X线诊断机房放射防护现状进行调查、综合分析。结果: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射线防护状况合格,92.4%的机房防护设施通过审批,放射科医生隔室操作率为100%;有小部分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不合格,监测结果有超标现象。结论:在促进医用诊断X射线技术发展的同时,应加强放射卫生监督管理,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身体健康。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6-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4 ]
  • 强化X线防护意识合理使用CT

    樊明成;郭景涛;宋国勇;

    目的:探讨在现行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强化X射线防护意识,使CT应用合理化。方法:按年度分别随机抽取2006—2008的CT检查各1000份,分别统计阴性结果。结果:阴性率分别为:2006年32%(320/1000);2007年45%(450/1000);2008年49%(490/1000),3a阴性率逐年递增。结论:随着CT的广泛应用,使阳性率逐渐下降,应重视CT检查的合理使用,杜绝滥检,提高防护意识。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 RIS/PACS 3.0系统在放射科CT登记室的应用

    胡刚;王子真;于宏伟;

    通过从PACS在登记室的应用、登记人员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及PACS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着手,阐述放射科登记室工作流程,探讨RIS/PACS3.0在放射科CT登记室的应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8-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8 ]
  • 术中CT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董天祥;

    目的:讨论术中CT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简述术中CT的使用方法及临床价值。结果:术中CT新技术对手术的开展更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对于手术计划的修改和确定更具指导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为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7 ]
  • CR对骨科牵引患者的床边摄影的价值

    董高存;欧陕兴;彭光明;杨方;曾小涛;安文峰;

    医院骨科对于颈椎或下肢骨陈旧性骨折、脱位的患者通常要先进行牵引复位,再借助CR进行效果评估,然后进行手术。阐述了CR对骨科牵引患者的床旁摄影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 椎间盘CT扫描计划设计合理性分析

    李如春;杨际;许如刚;

    目的:探讨椎间盘CT扫描计划设计的合理性,提出实用的椎间盘扫描计划设计方案。方法:分别使用2种机器、按2种扫描计划对椎间盘扫描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检查效率和临床的实际需要进行评价。结果:"平行线法"和"交叉线法"2种扫描计划所得图像质量无差异,而在提高检查效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平行线法"扫描计划更具合理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1-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4 ]
  • 脾脏巨大血管瘤的CT诊断

    吴贵华;邹东鲁;刘昌华;曾英琅;彭晋;

    目的:探讨脾脏巨大血管瘤的CT诊断。方法:回顾分析7例脾脏巨大血管瘤(长径≥5.8cm)的影像资料,分析影像表现及特征。结果: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灶,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少数病灶可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呈持续性边缘强化,从边缘至中心扩展,具有从边缘强化并向中心充盈的特征性表现。延迟扫描病灶与正常脾组织呈相等密度,病灶中心有低密度区。结论:CT对脾脏血管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5 ]
  • 大平板DR在功能位摄影中的应用

    董海斌;吕剑波;杨敏勤;李西河;邓勇;李敏;

    目的:探讨X线功能位摄影技术。方法:利用日本岛津Sonialvision SafireⅡ型DR系统,进行脊柱及四肢各功能位摄影,经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不同程序和参数分析打印照片,并与其他设备功能位摄影方法做比较。结果:20个功能应力位中颈、腰椎和膝关节居多,约占90%。数字体层和图像拼节功能拓展了检查范围,照片优质率明显提高。结论:大平板DR进行各功能位摄影操作方便,角度任意可调位置标准误差小,临床医生在做手术时有了可靠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4+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4 ]
  • CR在床旁胸部摄影中技术问题的探讨

    汪光尧;李功杰;王祥超;

    目的:探讨CR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所出现的技术问题,提高床旁X线摄影的影像质量。方法:选取CR摄影和普通X线床旁摄影胶片各100例,对影像的密度、对比度、清晰度(锐利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5%经处理的CR床旁摄影影像的密度和对比度优于普通影像,但仍有30%的的CR床旁摄影影像的清晰度不如普通片。结论:主要因为操作者技术水平和患者难以配合而造成的移动模糊。提出CR床旁摄片同样要选择合适曝光条件,降低曝光时间,准确把握曝光时间,努力使患者配合摄片,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清晰的床旁片。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5+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下肢动脉血管DSA与3D CE MRA成像结果对照分析

    曾晓宾;郭苏晋;王旭;司伟;

    目的:分析探讨DSA与3D CE MRA成像结果在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差异及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收集22例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病例,回顾观察DSA与3D CE MRA图像资料并对照分析。结果:DSA下肢动脉血管造影图像血管狭窄程度轻于3D CE MRA下肢动脉血管图像。结论:DSA是诊断血管疾病最可靠检查方法,并可做进一步的介入治疗,3D CE MRA属无创检查应为首选。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6+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7 ]
  • 平山病磁共振扫描技术探讨

    杜昱平;张永顺;王建爽;徐卫锋;祝玉芬;

    目的:探讨磁共振颈髓屈曲位检查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技巧。方法:4例平山病患者采用2种屈颈方法行矢状位T2/TSE扫描,并将所得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固定带强制屈颈扫描所获得的图像均得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利用设备提供的固定带在下颌骨处固定勒紧,强制保持颈部过屈位,获得高的扫描成功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7+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2 ]
  • 医学影像纸介质打印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郭京海;陈艳冬;

    目前的医学影像打印主要采用胶片介质,成本高,需要消耗大量贵金属银,成像过程中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危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从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方面分析,纸介质打印系统的出现对于医学影像打印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它采用专用影像纸作为介质替代胶片,既能大幅度降低医疗成本,又能保护环境和医务工作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0年04期 v.31;No.190 338-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4 ]
  • 数字胃肠机下ERCP及EST术后患者护理

    张丽;邢朋毅;郭建平;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ERCP及EST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2例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术的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ERCP及EST术是诊断和治疗各种胰胆管各种疾病的一项新技术,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对操作成败十分重要。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0+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8 ]
  • 360软件在PACS系统漏洞修复中的应用

    蒋昆;彭锐;赵海涛;

    目的:探讨利用360漏洞修复软件对PACS影像诊断工作站中系统补丁的集中管理方法。方法:采用360漏洞修复软件,放射科影像诊断工作站13台,控制台工作站1台,实现控制台服务器远程分发系统补丁对影像诊断工作站进行升级。结果:经过运行测试,实现了放射科影像诊断工作站系统漏洞补丁的远程控制升级和管理。结论:影像诊断工作站是PACS系统的末端设备,由于数量繁多,单一工作站补丁的升级,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这不符合日常维护的要求,有了360漏洞修复软件这一利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数字化胃肠机在排粪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焦旅忠;李振彪;胡书鸿;张振华;

    目的:评价数字化胃肠机在排粪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在数字胃肠机下行排粪造影检查,并进行图像采集和后处理。结果:260例全部完成检查,动态实时全程观察并记录,后处理后诊断。其中直肠前突174例;直肠黏膜脱垂7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87例,盆底疝6例;直肠前突并黏膜脱垂40例,并耻骨直肠肌痉挛及肥厚10例。结论:数字化胃肠机运用在排粪检查中能客观地反应排便过程,减少漏诊,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2 ]
  •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田龙海;邱怀明;黄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5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行MSCTA对颈部血管进行检查,并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VA)重建血管。结果: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变异、狭窄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16排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安全。对临床怀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2 ]
  • 浅谈对比剂诱导性肾病和肾源性系统纤维化

    谭孝华;

    对比剂性肾病(CIN)再次受到相关专家的高度关注,原于其发病率、死亡率渐增和等渗非离子二聚体能减少CIN发生的提出。简述了对比剂肾病的基本概念、病理生理、预防、治疗措施及专家建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0 ]
  • 受检者X射线卫生防护探讨

    陈春新;胡寅进;

    X线是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同时,也对人类造成了辐射损伤。因此,如何做好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是个永恒的课题。从X线防护的依据、目的、原则、方法、措施等方面作简要的探讨,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及公众的健康。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7 ]
  • CR系统在野战条件下的应用价值

    蒋锐;胡朝芬;顾明;柯振武;何乾文;李建浩;

    目的:探讨CR系统在野战条件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07-01—2007-09374例使用Kodak CR系统行X线检查的影像资料,分析图像的显示情况。结果:374例患者中有76例原始图像显示欠佳,其中52例主要因曝光条件不恰当、20例因患者呼吸不当、运动模糊引起图像显示不佳,经CR处理后图像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最终完全满足临床诊治。另4例由于扫描IP时停电,经CR处理后图像质量无明显改善。结论:CR系统在野战条件下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并可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2010年04期 v.31;No.190 349+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人工电子耳蜗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

    赵乐岊;周代全;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X线投照技术在临床的重要性。方法:对20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采取耳蜗后前位投照检查,观察内耳结构。结果:耳蜗后前位投照能清楚显示内耳孔、耳蜗、上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前庭、内耳道、人工耳蜗电极环绕蜗轴1周等结构。结论:X线耳蜗后前位投照技术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评价简单有效的技术,在临床应用上有重要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0-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9 ]
  • 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应用

    王新;黎川;蔡萍;

    目的:探讨乳腺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在检查早期乳腺癌检诊中的应用。方法:60例乳腺病变磁共振检查分别进行反转恢复法加权成像、矢状位带脂肪饱和技术的TSE序列T2WI以及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动态成像序列T1WI减影成像。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最特异性征象为MRI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不同表现。结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能满意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增强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诊断乳腺癌十分有效的检查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2+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7 ]
  • 心脏成像检查患者的护理

    程琳;王霞;李中会;马艳;

    随着当今影像设备的快速发展,先进的心脏成像技术已经成为最前沿的无创检查方法。由于心脏病患者的特殊性,护理工作在心脏成像检查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3+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7 ]
  • CT引导下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的护理体会

    陈莉;李丹;黄学全;彭建波;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180例肾囊肿在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果:180例病例,有效率9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硬化剂治疗肾囊肿安全经济,效果好。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必要条件。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4+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电热恒温培养箱在CT增强中的应用和效果观察

    王霞;程琳;刘立凡;吴倩;

    目的:探讨电热恒温箱在CT增强扫描时预防和减少副反应发生的作用。方法:4440例增强CT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采用对比剂加热后注射,另一组为室温注射,比较两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未加热组201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121,占6.02%;加热组243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5例,占0.2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加热组(P<0.01)。未加热组中1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结论:对比剂加热有助于预防不良反应。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和护理

    刘晓玲;程琳;陈莉;

    目的:讨论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要点。方法:对25例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密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25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肺栓塞和滤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而且有效地保障了术后局部溶栓治疗的效果。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6-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俯卧位摄片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临床应用

    唐馗阳;杨方;蔡俊杰;

    目的:使输尿管快速充盈及显影,明确诊断尿路结石梗阻及尿路狭窄位置。方法:日本岛津500mA电视点片X线机,AGFA-CR系统,MD40,CODE15IP成像板,碘海醇32.35g,50ml。抽取本院2009年通过B超发现双肾结、输尿管结石及输尿管狹窄导致肾积水的患者100例,在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采用过俯卧体位进行摄片。结果:100例患者中95例肾盂和输尿管都能快速显影,明确诊断尿路结石梗阻及尿路狭窄位置,成功率95%,符合X线诊断要求。结论:在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对有肾积水患者采用俯卧体位进行摄片,大多数患者不再需要延长造影时间就能使输尿管快速充盈及显影,明确诊断尿路结石梗阻及尿路狭窄部位。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8+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4 ]
  • 急诊DSA下肢动脉造影质量控制

    唐雪松;陈春生;陈洁;

    目的:探讨急诊DSA下肢动脉造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31例疑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急诊行下肢动脉造影术,术中使用下肢动脉跟踪造影技术或旋转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经工作站图像后处理,观察图像质量及病变显示状态。记录检查时间及造影剂用量。结果:运用本方法检查采集图像,图像质量为理想,达到诊断要求。平均检查时间为21.6min。平均造影剂用量42.2ml。结论:本方法能在较短手术时间使用较少对比剂有效保证DSA下肢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效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35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

    徐朝霞;张学昕;赵海涛;魏光全;

    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X线摄影及超声检查是目前乳腺影像学检查的主要手段,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磁共振成像被定位为进一步的补充检查手段,对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可行活检定性。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影像学检查方法将成为今后乳腺癌影像诊断的主要发展趋势。

    2010年04期 v.31;No.190 361-36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6 ]
  • 宫颈癌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胡珊珊;程琳;刘晓玲;陈莉;李中会;

    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以35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结果:35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肿瘤切除率。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010年04期 v.31;No.190 363-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7 ]
  • 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护理

    马艳;程琳;王霞;李中会;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乳腺成像的护理配合。方法:使用西门子超导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和8通道乳腺线圈对60名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乳腺磁共振成像,通过乳腺磁共振成像扫描效果分析,对乳腺磁共振检查的护理进行探讨。结果:60名患者由于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扫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部患者获得图像质量优良,病灶显示清晰。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检查前、中、后的全程护理,不但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使磁共振乳腺成像扫描得以顺利进行,而且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使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感到满意。

    2010年04期 v.31;No.190 365-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2 ]
  • MRCP序列对胆道蛔虫在MRI检查中的应用

    何强;

    回顾性地分析1a来科室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检查中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3例胆道蛔虫症的影像资料。资料清楚地显示蛔虫在胆道中的形态、位置,证明MRI/MRCP作为对胆道蛔虫症的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准确、无创的优越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浅谈心脏病术后ICU床边摄影

    白亚妮;钱澍;何子福;龚军;张伟;

    随着医院心外科手术的不断开展,术后床旁摄影越来越受到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的重视。床旁胸片的应用是全面了解心血管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重要而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由于床边胸片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先心病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监护设施的影响,使得床边摄影的影像质量较差,废片率较高,通过掌握心脏病术后床旁胸部x线摄影中若干技术,可以减少射线剂量,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2010年04期 v.31;No.190 368+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3 ]
  • 茎突综合征的影像检查技术探讨

    何子福;钱澍;白亚妮;贾敏;龚军;

    目的:探讨茎突的影像技术检查方法。方法:收集10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患者,行茎突X线平片摄影。结果:100例行X线平片摄影患者中,清晰显示茎突走行和准确测量并明确诊断的有84例,16例因显示不清继续行其他检查。结论:X线摄影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最佳技术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2 ]
  • 膝关节改良位摄影在诊断原发性膝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白亚妮;钱澍;何子福;龚军;

    目的:探讨膝关节改良位摄影在诊断原发性膝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医院100例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患者,用德国Synarc公司提供的投照方法和器材进行膝关节放射学检查,对相应结果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改良法均能较好地显示膝关节内侧间隙,94例患者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而普通X线检查只有不到40%的患者显示关节间隙变窄,2种方法比较,准确性有明显差异。结论:膝关节改良位摄影优于常规X线摄影位。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0-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0 ]
  •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在体检中心的作用

    张清;

    探讨数字化乳腺钼靶在体检中心的作用,确认其对健康人群普查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人群对乳腺癌普查的正确认识。数字化乳腺钼靶目前已成为公认的乳腺临床常规检查和乳腺癌预防普查的最好方法之一。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2 ]
  • DR新生儿肛门闭锁摄影及影像分析

    张志刚;陈超;胡刚;

    目的:评价特殊体位DR摄影对新生儿肛门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DR系统对肛门闭锁新生儿行腹部倒立侧位摄影,肛门处放置金属标记测量直肠闭锁长度。结果:利用该摄影方法优片率高,图像清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腹部倒立侧位DR摄影是肛门闭锁新生儿的首选检查方法,为手术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5 ]
  • 磁共振LAVA技术在腹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畅亦杰;刘琳;张宝性;

    目的:探讨使用腹部容积快速三维成像(LAVA)序列作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腹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5例临床疑有腹部病变的患者行(LAVA)序列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显示、各期强化程度、病灶供血及腹部血管各自的解剖关系,评价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结果:LAVA序列能准确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准确显示病变血管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结论: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较常规序列有较大的优势。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4 ]
  • 数字化X线摄影在全颈椎正位中的应用

    聂琴;孙睿;李莹娟;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全颈椎正位投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自体体层原理,对颈椎正位进行一次曝光X线摄影方法,获取显示全部颈椎正位影像的照片。结果:全颈椎正位一次曝光成像技术应用能够获得高质量、高准确性的影像资料,为临床提供可靠信息。结论:全颈椎正位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颈椎正位投照方法中具有简便,快速成像效果好的特点。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4-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CR系统及IP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李力;

    为了延长CR影像系统使用时间,达到方便患者、提高诊断率的目的,我们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针对如何维护和保养好CR系统。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1 ]
  • X线摄影技术在创伤急诊中的妙用

    钱澍;白亚妮;龚军;何子福;张伟;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患者X线摄影的技巧。方法:对医院1000例不同情况的急诊患者采用不同的X线摄影投照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减少患者痛苦的前提下,运用巧妙的X线摄影投照技术,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拍片一次成功率达100%,缩短检查时间,降低辐射剂量。结论:X线摄影技术在创伤急诊中的妙用,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影像质量,为临床及时救治急诊患者提供诊断质量保证。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6+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1 ]
  • 肾周围脓肿CT误诊1例分析

    林怀雄;吴贵华;

    1例CT诊断脂肪瘤或脂肪血瘤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周围脓肿,分析了误诊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指出只有熟悉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正确率。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东芝Aquilion 64层螺旋CT在复合外伤检查中的应用

    田跃忠;张秋慧;

    目的:探讨东芝Aquilion 64层螺旋CT机在复合性外伤急诊患者中的多部位一次性快速扫描检查技术。方法:调用其扫描计划菜单中的分立(Individual)设置程序,分别依次独立设置具体的扫描部位、区域及其扫描与重建参数,然后经由Aquilion 64层螺旋CT联动控制程序一次性完成快速扫描。结果:复合性外伤急诊患者经由多部位连续独立设置扫描程序,依次顺序扫描,不仅扫描速度快,明显缩短检查时间,而且减少了对患者的搬动或移位,避免和防止了因患者病情变化导致的躁动及不合作,提高了CT检查质量,为临床急诊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讨论:此方法可明显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并避免对患者的移动,使患者在相对安全稳定的状态下实现多部位一次性快速检查,对复合性外伤患者在急诊多部位快速CT检查特别是临床急诊救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378-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在CT成像中优化扫描参数对减少辐射剂量的作用

    尤志军;石明国;李剑;景建梅;

    通过对影响CT辐射剂量扫描参数的分析,提出根据患者体型、扫描部位、组织结构及诊断目的选择和调整扫描参数的方法,以此实现在CT检查中既能降低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0-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16 ]
  • 150例椎间盘病变患者造影治疗及护理体会

    贺姝瑶;王霞;程琳;

    总结了150例患者行椎间盘造影治疗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和心理护理,术中重视医生与护士的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2+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干式激光打印机在放射科数字化影像中的应用体会

    赵书臣;孙晓红;张风雷;解伟斌;

    探讨干式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获取优质的图像,更好地服务临床。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3-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0 ]
  • 40例肋骨骨折CR与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比研究

    李洪弢;周代全;黎川;梁勇;何坤高;

    目的:评价急诊肋骨创伤CR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胸部CR摄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照分析骨折检出率。结果:40例患者中,平片显示骨折65处,可疑骨折5处。CT三维重建显示全部40例89处骨折。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R平片,是胸部外伤中肋骨骨折诊断的首选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4 ]
  • 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安文峰;乔国庆;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检查,部分病例做了增强扫描;分析影像特征。结果:单纯性42例,坏死性12例,合并出血4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改变,胰周渗液等。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方法,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的定量、定性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6+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3 ]
  • 液体恢复反转序列(FLAIR)在早期小儿脑炎中的诊断价值

    张伯英;朱杏莉;庞亚卿;

    目的:探讨FLAIR序列在早期小儿脑炎中的MRI表现及在早期脑炎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分析回顾4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重点分析病毒性脑炎在FLAIR序列中的表现。结果:病毒性脑炎在FLAIR序列优于SE序列中的T1WI和T2WI序列,对于多发或单发、对称或不对称的脑回样或片状病灶,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及基底节-丘脑区病灶,MRI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序列可更明显的检出脑沟内的线样高信号及脑实质内的片状高信号。结论:头部MRI检查,除常规自旋回波T1、T2序列外,FLAIR序列在检查早期脑炎中应列为常规检查,该序列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早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7-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 放射治疗科放疗设备使用安全性初探

    梁广立;

    论述了放射治疗科放疗设备存在的各种危害种类和预防这些危害的重要性,从可用性方面出发,研究了放疗设备的安全性,继而得出开展放疗设备的可用性研究有利于提高放疗设备的安全性。从加强政府和行业监管出发,明确了确保放疗设备使用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出只有加强放疗设备的可用性研究、放疗技术员操作培训及日常对放疗设备维护和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放疗设备的使用安全。

    2010年04期 v.31;No.190 389+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0 ]
  • 双源64层螺旋CT临床应用体会

    乔国庆;欧陕兴;杨方;蔡俊杰;

    目的:评价双源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10-01—11-31病例共1508例,其中心脏冠脉CTA检查175例,血管成像114例,血流灌注8例,心肌灌注4例,其他120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源螺旋CT通过强大的重建功能,能清楚显示冠状动脉、全身血管的走行及其病变,并可行肾结石成分分析。结论:双源64层CT较常规单源多层CT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及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等,能够在心脏、血管、神经等系统检查中得到高质量的影像,其特有的能量减影在头颈部血管、心肌灌注、肿瘤灌注、结石成分分析等领域的应用都有很出色表现。

    2010年04期 v.31;No.190 390-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8 ]
  • 颈椎斜位的投照标识与椎间孔病变侧属关系的探讨

    苏衍峰;罗久伟;崔文平;

    分析了临床上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标识方法不规范,一些医师对所示颈椎间孔病变的左右侧归属关系不太明确。探讨了为了因避免诊断错误造成误导临床治疗或手术发生左右颠倒的严重事故,规范颈椎双斜位片的投照标识方法,明确所示椎间孔病变的左右侧归属关系至关重要。

    2010年04期 v.31;No.190 393-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4 ]
  • 自制临床检查患者左右体位的标识方法

    孙寒;张剑;

    目的:用于CR、DR及床旁摄片检查患者部位的左右标识。方法:用自制钢化模具,通过加热低溶度铅,化为铅溶液,倒入模具中冷却生成固态左右标识的铅字码。结果:应用于临床患者任何体位的左右标识。结论:使用铅字码标识,能够提供患者正确左右体位。

    2010年04期 v.31;No.190 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浅析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多源发射技术

    赵海涛;张震;陆军;齐顺;魏梦琦;葛雅莉;

    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存在射频场B1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使磁共振成像产生抗电伪影及局部SAR升高。磁共振多源发射技术解决了上述难题,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均匀性、图像一致性及成像速度。论述了多源发射技术的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395+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8 ]
  • 多层CT血管成像中影响强化效应的因素及对策

    尤志军;景建梅;石明国;李剑;

    分析了CT血管成像中影响血管强化效果的因素和对比剂药代动力学原理,提出了使血管强化最佳的对比剂注射方案的设计原则。

    2010年04期 v.31;No.190 396-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8 ]
  • 我院门诊发现首例股骨成骨肉瘤1例报告

    李志明;

    目的:叙述偶然发现一例成骨肉瘤病例的报告。方法:日常工作中对一位普通腿疼的青年常规放射检查,拍摄正常X光片及CT检查并对其分析。结果:在病变影像分析基础上,通过病理取样活检,证明此病为成骨肉瘤。结论:间隙性和持续性疼痛及局部包块是成骨肉瘤患者早期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外伤往往是发现早期成骨肉瘤症状的一个因素。要重视不明原因的长骨部位的常见疼痛症状,尤其间歇性疼痛伴有局部包块。对关节周围出现疼痛且反复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应给予细致的临床检查和观察。

    2010年04期 v.31;No.190 399+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1 ]
  •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新应用

    徐俊卿;魏梦绮;彭锐;杨勇;印弘;刘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其对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管理及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实现了医学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目前在临床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却远远落后于临床。把PACS系统连接当地数据库的影像资料,设计成满足住院医师培训的虚拟教学的数据库。运用该系统建立了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教学平台,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0-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98 ]
  • 谈放射科大型设备维护检修与使用率的关系

    李敏;杨方;

    论述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资料库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关键,确立损坏配件的更换途径和来源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保证,日常工作中正确的维护与保养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基础。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2+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1 ]
  • 数字化支点弯曲摄影技术在脊柱侧凸畸形矫形中的应用

    张玲;孙寒;陈震凯;

    目的:探讨利用DR支点弯曲摄影在诊治青少年脊柱侧凸畸形矫形和预测愈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青少年期脊柱侧凸畸形患者摄取常规正位、支点弯曲位照片。结果:利用支点弯曲摄影能清晰显示脊柱侧凸椎体段及畸形程度,经DR多重后处理可使每个椎体清晰显示并进行角度及距离的测量。结论:DR支点弯曲摄影对于评价脊柱侧凸畸形的脊柱柔韧性和预测矫形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3 ]
  • 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

    程琳;周代全;王健;

    对放射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以减少或杜绝各种医疗差错纠纷事故的发生和提高护理质量。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4-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1 ]
  • 腹带及导航器定位在MR冠脉扫描中的应用

    魏梦绮;袁远;宦怡;徐俊卿;郑敏文;杨勇;

    目的:评估腹带及导航器定位在3.0TMR冠状动脉成像选择非屏气技术时的应用。方法:收集120名患者,随机分2组,实验组进行呼吸训练并在扫描中运用腹带,对照组单纯进行呼吸训练。2组均应用自由呼吸状态下三维导航定位的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进行MR全心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扫描结束后,统计2组所用扫描时间,扫描图像由3位MR影像诊断医生分别进行盲法评估。结果:实验组扫描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3.0TMR冠状动脉成像选择非屏气技术时运用腹带及导航器定位可以明显缩短扫描时间,提高MR冠状动脉影像的图像质量。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6-407+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DSA技术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凡生;张林波;曹澍;张咲农;

    目的:探讨DSA技术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血管疾病患者行冠脉造影、脑血管造影以及四肢血管造影。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率89%,脑血管造影阳性率98%,四肢血管阳性率98%。结论:DSA技术在图像质量、判断血流方向和优势供血等方面是其他检查手段所不能比拟的,被公认为是血管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8+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51 ]
  • 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发展与设备维护

    耿西亮;刘建军;王时庆;王忠明;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常规X线摄影设备的数字化进程,其代表之一就是数字X线摄影装置。主要探讨DR系统的发展和日常使用中的维护。

    2010年04期 v.31;No.190 409+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0 ]
  • 浅谈医院数字化建设

    郭京海;欧阳亚雄;

    目的:探讨医院数字化建设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会。方法:分析文献和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工作设想。结果:创建高效、合理的数字化医疗信息网络可提高运作效率,优化配置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医院业务相关信息,达到提高医院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效益等目的。结论:做好网络、HIS、PACS建设将有利于医院数字化工作开展。

    2010年04期 v.31;No.190 410-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10 ]

仪器原理

  • 呼吸机的性能分析

    金涛;

    H1N1疫情的不断发展和扩散,对重新认识呼吸机及其性能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必要。分析了呼吸机的使用风险,重点阐述了呼吸机的概念以及当今呼吸机主要应用的模式与功能等。

    2010年04期 v.31;No.190 104-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1 ]
  • 浅谈无针注射技术

    田汉波;

    无针注射是全新的一种注射方式,国外无针注射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国内则刚刚起步。对无针注射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无针注射技术的概念、作用机理、发展历史和技术特点,讨论了无针注射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无针注射给药系统的主要优势及在一些领域的发展前景。

    2010年04期 v.31;No.190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22 ]

质控与安全

  •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探讨医疗设备之病患安全品质

    王振军;刘志成;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lysis,RCA)作为患者安全研究的工具,模拟RCA,探讨医院医疗设备之患者安全议题。采用事件分类法以评估个案(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状况,并使用鱼骨图进一步探讨可能导致异常事件的远端因子。试图找出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子,在发生医疗错误前有机会修改和矫正,以拓展到医院其他医疗设备使用专科。

    2010年04期 v.31;No.190 108-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9 ]
  • 建立医疗设备质控电子档案的可行性研究

    王晓;张健;李业博;

    基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就目前质控档案的管理现状,利用条形码技术结合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提出了一套建立医疗设备质控电子档案的可行方案。通过建立医疗设备质控电子档案,医院的质控工作变得有章可循,设备采购和报废工作变得有据可依。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9 ]
  • 浅谈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

    葛剑徽;李成;

    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官兵的健康。随着卫生装备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其管理、使用和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基层部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的现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2 ]
  • 医用显示器亮度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陈卫彬;高磊;张剑;田林怀;

    介绍了医用显示器的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医用显示器亮度稳定性和均匀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显示器亮度的检测来评判显示器的性能是否符合医学临床诊断的要求。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9 ]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控制

    刘晓晗;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已被公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一幅高质量的造影图像又成为诊断冠心病的关键所在。总结2005—2007年585例冠脉造影图像,分析探讨在DSA导管法冠脉造影中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冠脉造影的图像质量。

    2010年04期 v.31;No.190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1 ]
  • 全视野乳腺DR摄影系统的质量控制研究

    李敏;邝国英;

    目的:研究乳腺DR摄影系统中不同曝光模式下,对乳腺数字化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为乳腺DR摄影系统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对乳腺机测试模体进行曝光,对所得影像质量进行分析与研究,优化图像的质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要参数校正,实现了乳腺DR摄影系统的质量控制。结论:全视野乳腺DR摄影系统主要参数的稳定,直接决定系统的图像质量和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414+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6 ]
  • 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操作规范探讨

    周代全;黎川;戴明德;梁勇;

    总结1300例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经验,对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准备和扫描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并付诸实施,证实该规范对稳定和提高图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4期 v.31;No.190 415-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5 ]

使用维修

  • 围手术期麻醉机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陈宁;李邦翅;腾煜;

    <正>1麻醉机常见故障及处理1.1机器移动加重1.1.1原因分析麻醉机在使用一个阶段后,经常出现在推动机器移位时阻力增大的现象。其原因是:(1)麻醉机方向脚轮由于长期推移,轮面将手术间地上掉下的缝合线头黏起,继而缠绕进入轮轴部位,导致脚轮活动受限。(2)脚轮轴承部位润滑油干涸。(3)脚轮刹车轮部位踩下后,再放松抬起时,由于弹簧没有完全回位,使刹车轮部位的刹车片摩擦。(4)脚轮变形。(5)脚轮上的外圈橡胶老化、脱落,脚轮外围弹性圈无弹性。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2 ]
  • 西门子Biograph 64 TruePoint PET/CT维修1例

    徐晓磊;李培秀;贺海荣;邓琳琪;崔艳荣;王国军;

    <正>本院2007年购入国内首台西门子Biograph 64 True Point PET/CT(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笔者结合西门子PET/CT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分析、解决其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阐述PET组件中的DEA(detector electronics assembly)故障及维修。该机器的PET采用52环晶体设计,共计32448个探测单位,轴向视野范围为216mm[1],运用12块DEA进行数据的接收和传输,每个DEA包含16个Block。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9 ]
  •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使用、维护及报告中应注意的问题

    崔景辉;高春阳;谭铮;

    <正>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我军师以下基层部队配发的重点卫生装备之一,目前配发到各单位的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来自不同厂家,型号也很多,但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大同小异。该装备具有经济实用、易于携带、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准确快速等优点,在基层部队日常医学检验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70 ]
  • 控制食品细菌检验箱的使用误差

    康洁霓;王立华;王闽;

    <正>食品细菌检验箱作为卫生装备用于食品卫生监督及食品检验,是部队基层单位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我中心近几年开展对此箱使用的培训工作。针对检验结果常常出现的误差,我们反复进行总结和验证,收到了一些效果。下面谈几点做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7 ]
  • 监护仪特殊故障维修案例

    陈基明;张连强;许耀良;

    <正>心电监护仪是通过对患者各种生理参数的监测及分析,在患者的生理机能参数超出某一数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进行抢救的一种监护系统,是医护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及抢救的重要设备[1]。监护仪作为一种常用设备,在各级医院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医院都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监护仪。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0-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9 ]
  • ELEKTA Precise医用直线加速器主要备件更换及维护分析

    陈建平;张富利;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医疗设备不断更新,逐步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而且绝大多数先进设备都是进口设备。这些先进的进口设备,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磁物理技术、自控技术、精密机械以及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于一身,具备了数字化、智能化、超大规模集成化的特点[1]。同时对使用和维护这些先进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7 ]
  • 更换高压变压器次级线圈判断极性的方法

    裴作升;王万笔;朱襄明;

    <正>在检修X线机高压发生器时,常因高压次级线圈短路、击穿或烧毁,需更换次级线圈,一般是在原厂购买同型号的2个次级线圈,其极性不易判断,所以在更换前必须判断其极性。理论和实际证明:如果2个互感线圈顺接,即线圈异名端相连,则顺接的2个线圈的总电感L顺要比L1与L2的和大,即L顺=L1+L2+2M;如果2个线圈反接,即线圈同名端相连,则反接的2个线圈的总电感L反要比L1和L2的和小,即L反=L1+L2-2M。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BJ-6加速器枪电源特殊故障分析与检修

    何海;

    <正>1故障现象治疗患者时,上高压出束瞬间立刻自动保护,报"电子枪"故障,故障可以复位。2检修过程询问放疗技师故障发生过程后,观察控制台,发现除报电子枪故障外,无其他故障。复位故障后,重新上高压出束,故障依旧。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7 ]
  • 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障维修4例

    陈庆榕;

    <正>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日本日立株式会社生产,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性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大中型医院较为理想的一种常规生化分析仪器。笔者在长期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发现几例故障并予以排除,现报道如下,供参考。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7 ]
  • 西门子1.5T磁共振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杨俊;金伟;

    <正>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高精尖设备,主要由恒场磁体、梯度场线圈、射频场线圈、谱仪系统、计算机系统及成像系统等构成。MRI可以显示CT无法显示的病变显影,是一些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1]。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4 ]
  • 万东F99-Ι CT型500mA X线机故障2例

    李莞;杨向东;

    <正>1故障一1.1故障现象开机,一切正常,准备完毕后进行摄影拍片,按下手闸Ι挡,显示屏显示ERR4,管球不曝光。1.2故障分析查阅资料,ERR4的内容为旋转阳极启动异常。根据告知的内容分析电路图1,按照先易后难的维修方法,首先检查保险管RD4(这是125V启动电压的保险),如果RD4断路,旋转阳极没有125V启动电压是无法启动的;再检查电缆插头是否接触不良;然后根据电路图检测控制部分。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Philips Aura螺旋CT故障维修3例

    赵德坤;万金鑫;张毅;

    <正>Aura螺旋CT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亚秒级的单排螺旋CT,其机架转速可达0.65s/圈,Aura与其同系列产品Secura一起具有相当大的装机量[1]。AuraCT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现介绍几例Aura高压系统的故障及排除过程,供参考。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5 ]
  • 医用显微镜的调试与使用

    王中军;靳景云;韩景田;

    <正>医用显微镜是医院检验科、病理科、临床实验室及医学形态学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精密实验仪器。显微镜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医学院校形态学科的实验教学质量,对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者的实验素质和技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1]。为了更好地发挥显微镜的各种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在显微观察及显微照相过程中取得最佳效果,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显微镜正确的调试和使用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93 ]
  • Philips 5500彩超故障维修体会

    赵运立;张建伟;

    <正>该机自2002年引进以来,担负着超声检查的主要任务,一旦发生故障,会给医院造成很大的损失。近2a来,该机多次出现故障,现将故障现象、原因、解决办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2010年04期 v.31;No.190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0 ]
  • Elscint Varicam SPECT仪故障检修1例

    周进;张金赫;尹吉林;

    <正>我院的SPECT是Elscint公司的型号为Varicam,其与GE的VG是同一系列机型。它采用了先进的滑环技术,具有双探头,维修难度较大,现介绍1例故障维修与排除方法。

    2010年04期 v.31;No.190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4 ]
  • GE螺旋CT机故障4例

    张金山;陈俊强;袁滨;

    <正>1故障一1.1故障现象GEprospeed AI螺旋CT机,连续扫描患者过程中,CT机突然停止曝光,终止扫描,故障信息提示X线管温度过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机器又恢复正常工作。继续扫描几名患者后,故障再次出现,如此反复多次,可证实CT机工作状态异常。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1-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 岛津UD150B-10X线机故障检修2例

    李军;杨本强;朱洪峰;毛大伟;

    <正>1故障一1.1故障现象曝光无X线产生,微机提示错误信息F5。1.2故障分析由故障代码F5可知,此故障是机器检测到高压过高而引起的。怀疑高压控制部分出现故障,打开机器,测量到380V整流滤波输出后600V电路保险管F1A(100A/600V)已经熔断。用10A/220V保险管代替,开机后保险管(10A/220V)再次熔断,怀疑IGBT的UNIT—A单元开关型模块损坏。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4 ]
  • Elscint/GE 2T Prestige磁共振射频功放系统两组故障分析与处理

    曾亚伟;张磊;李科;朱磊;师东春;

    <正>射频功放是组成MRI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其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图像质量的好坏,现将在工作之中遇到的两组故障作系统分析与总结。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5 ]
  • 肩峰三个位的摄影方法探讨

    谢伟文;

    <正>1设备及方法荷兰飞利浦DR双板X线光机。肩峰正位:常规位相当于肩关节前后位,患者站立于摄影架前,肩部背侧紧贴摄影板,肩胛骨喙突置于摄影中心,中心线对准该处。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REGIUS MODEL 190型激光扫描仪故障处理心得

    张振华;郭建平;焦旅忠;

    <正>1故障现象正常使用情况下,扫描仪报警,红灯闪烁,显示错误信息"卡板"。IP在进入前插槽被卡一下之后,仍能继续扫描程序。2故障分析"卡板"现象的原因主要分为2方面:(1)IP已经到了使用寿命,或者板面变形等硬件的损坏;(2)扫描仪内部问题,包括感应器、滚轴、齿轮、真空吸引盘等。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6 ]
  • 东芝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故障检修2例

    刘英祥;

    <正>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飞速发展,磁共振成像系统已经成为医院重要的影像诊断设备。现就我院使用东芝1.5T磁共振设备中出现的2例故障的现象及维修过程描述如下,供参考。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4-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2 ]
  • 计算机维修技能在彩色超声诊断仪故障维修中的应用

    朱霆;苏燕平;魏娜;张海滨;周晓东;

    <正>目前,高档全数字式超声诊断设备成为各大中型医院购置或配置的重要机型,可为临床提供全身脏器超声诊断满意的图像,设备占有率相当高,已成为科室重要的设备而满负荷地运转。其中计算机模块已成为超声诊断仪的主要核心部件,由此带来一些独特的故障表现,较以前的模拟式超声诊断仪表现有所不同。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5-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7 ]
  • GE Prospeed AI低压电路故障1例

    王明昭;文浩;

    <正>1故障现象机器有近3个月时间,在刚开机时不能曝光,但等10min左右又运转正常,但是只要关机,故障就又发生。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由以前的10min变到30min、1h、3h,最近到10h,系统仍不能正常。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6-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1 ]
  • 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双源CT机2例故障分析与检修

    耿西亮;刘建军;王时庆;王忠明;

    <正>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系统是双源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通过2个X射线源和2套探测器来采集CT图像。无论患者的自身状况和心率如何,该系统都能进行高质量检查,还能通过双源在不同能量下的数据采集,即2个X射线源以不同的能量设置来工作,DSCT拓展了新型临床应用的范围。现将我院DSCT机出现的2例故障及维修经验介绍如下。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7-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8 ]
  • 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机图像重建故障分析与排除

    田跃忠;宋代军;张秋慧;

    <正>我院于2007年12月引进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机,该机配备7.5MHU大容量X射线球管,额定输出功率60kW,能以0.5s/周的速度进行高速扫描,最小层厚0.5mm,具有高速适时重建功能。其主控制台为扫描控制台,副台为图像显示与处理操作台。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4 ]
  • 飞利浦Brilliance ~(TM)16层螺旋CT伪影现象1例

    韩周竹;吴新淮;吕芳;赵永华;

    <正>1伪影现象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医疗市场的需求,我院新购置了一台飞利浦Bril-lianceTM16层螺旋CT。自安装使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诊断依据。使用一段时间后,突然在头颅轴扫时在某一层面的下方出现密度低或高伪影(见图1)。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 飞利浦DR TH维修2例

    胡刚;于宏伟;

    <正>1故障一1.1故障现象高压发生器中的参数不能与计算机中的参数相匹配,不能曝光。1.2故障分析(1)判断是否是系统软件问题,或因机器硬件过热而导致的接触不良发生的报错。(2)判断是否是管球高压受限或损坏导致管球不能出线。(3)判断是否因高压发生器或主机计算机因丢失部分数据而引起的报错信息。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9-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4 ]
  • AMX-4~+移动式X线机故障2例分析

    卢立军;

    <正>AMX-4+移动式X线机是GE公司生产的一款直流变频式X线机。它充电后由电池供电,带有助推电机,适用于移动床边拍片,使用方便。我院自1999年购进之后完成了大量的床边和术中摄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机故障率较低,就我科应用10a来碰到的2例故障进行介绍。

    2010年04期 v.31;No.190 430-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7 ]
  • GE Synergy Plus CT机故障检修2例

    宋红彬;

    <正>我院位于新疆边远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进一台美国产GESynergyPlusCT机,该系列产品在我国各大中医院广泛应用。该机型性能稳定、图像分辨率高、使用效果好,但运行较长时间后仍发生了数次故障,现将故障检修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2010年04期 v.31;No.190 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西门子磁共振1.5MRI SONATA开机故障维修1例

    吴睿;

    <正>磁共振成像是患者在强磁场中通过梯度磁场及射频脉冲的作用所得的图像。磁共振成像设备主要由主磁体、射频、梯度、计算机控制部分组成,其中射频部分主要由射频振荡器、脉冲过程控制器、发射门、射频放大器和发射线圈等组成。

    2010年04期 v.31;No.190 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3 ]

学科与人才

  • 放射士官专业课教学工作评价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

    张永顺;李忠红;李良成;许颜晖;张璟;

    在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学效果是重要的一级指标,而支撑这一指标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多个二级指标和相关的主要评价点。放射士官专业课教学工作评价若要达标创优,应该在迎评准备中注意把握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建设、实施计划、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等几个问题。

    2010年04期 v.31;No.190 418+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护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状况与展望

    陈霖;林云;黎海涛;

    回顾了护理学在跨学科临床研究中的历史和目前状况,对护理学在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前景作一阐述,旨在强化护理学的临床科研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2010年04期 v.31;No.190 419-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第22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在京举行

    邹志国;陈德瑞;于树滨;李毅;李玉坤;

    <正>2010年3月28日,为期3天的第22届国际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简称China Med 2010)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China Med 2010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公司

    2010年04期 v.31;No.19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6 ]
  • 全军医疗设备国际招标采购计划会审会在京召开

    邹志国;郭勇平;于树滨;李毅;李玉坤;

    <正>2010年3月28日,全军医疗设备国际招标采购计划会审会在北京2010年3月28日,全军医疗设备国际招标采购计划会审会在北召开,总后卫生部王玉民副部长、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彭东平局长、总后物油部物资采购局张峰副局长以及卫生部药材局石虹副局长、纪春雷副局长出席会议,来自全军各大卫生机关、医学院校、医疗单位等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2010年04期 v.31;No.190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3 ]
  • 求真务实地做好医院采购管理保障工作——解放军305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办公室工作纪实

    王丹;

    <正>解放军305医院物资采购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物采办)在院党委直接领导下,担负着全院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检验试剂、信息化设备集中采购和管理以及医院物价管理等工作。

    2010年04期 v.31;No.190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0 ]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加入国际权威检索系统俄罗斯《文摘杂志》

    <正>《医疗卫生装备》杂志2010年1月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俄罗斯《文摘杂志》VINITI数据库正式收录,这是我刊先后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PD)、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收录后,加入的第5家国际检索媒体。这预示着我刊将以更高的服务平台、更通畅的出版渠道传播所刊登的科技信息,标志着我刊的国际化向前迈进一大步。

    2010年04期 v.31;No.190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2 ]
  • “有奖问答”获奖公告

    <正>2009年,由我刊组织的"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系列有奖问答活动已圆满结束,衷心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参与;日前,我部从所有正确答案中抽取了10名幸运读者,现予表彰,奖品随后寄出。今后我们将继续推出此类活动,敬请广大读作者朋友们垂注。

    2010年04期 v.31;No.190 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B超监护仪心电图机维修1200例》一书出版

    <正>这是一部近88万字的大型书籍。由曾经主编过《医用检验仪器原理使用与维修》的李祖江高工主编,海潮出版社出版,16开本,514页,出版号为:"ISBN7-80151-921-3/T.28"。此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本维修工程师写给同行的书。

    2010年04期 v.31;No.190 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 下载本期数据